close
機構設計的經驗分享-4
「機構工程師永遠都在追schedule。」早一步提出專案,就能拉長思考的時間,為了讓機構工程師有更傑出的表現,Vincent建議可以訂定一個兩年的計劃時間表,至於正在進行的工作,可以運用既有的人力配置,有效利用時間,例如在繪製設計圖的同時也一邊進行檢討,在錯誤發生前事先防範,縮短作業時間,提高速度。「在著手畫設計圖之前縝密思考,畫得快也要畫得小心。」倘若因為一心求快而忽略設計的通盤性與完整性,CP相信日後花在解決問題上的時間將數倍於此。
Cost Control,以經驗為師
為產品找到各種組成元件是機構工程師份內的職責,有正確的成本概念才能從設計之初就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一般提到降低成本大抵不出大量生產、降低規格與減少功能等方法,控制成本主要是希望能提高公司的獲利,H.W.認為,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value up),「多花一百元提昇產品美感與規格,讓產品價格提高1000元,」同樣也能增加利潤。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果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只考慮成本問題,機構工程師很難兼顧產品的質感,CP建議或許可以換個方式,設計出產品後再設法進行成本控制。
機構工程師在選擇材料時,通常會考慮材料的成本、使用特性、與組裝性。就CD-ROM而言,日系廠商的規格複雜度高,所選用的工程材料也比較高級,要與日本大廠競爭,CP建議可以從改善產品的結構強度著手,在成本的控制上,選用廠商選擇性較多的元件材料,可以降低被廠商剝削的風險,壓低材料成本。
然而,投影機這類產品所需用到的特殊用料選擇性少,能提供物料的廠商也少,機構工程師必須在有限的範圍裡找出最好的選擇。Chris指出,產品上市前必須通過安規認證,材料含有多少有毒物質、是否會受高溫影響失去黏性或產生異味,機構工程師必須審慎選擇,才能避免因rework而徒然增加的不必要成本。
「就像投影機燈泡的螺絲不小心掉進投影機內部,會造成當機一樣,有了一次經驗,下回設計時,機構工程師就會設法讓螺絲在鬆開的時候還是與機身相連,把消費者更換燈泡的動作變得更簡單。」
這些寶貴的經驗透過checklist記錄下來,與同仁分享,可以避免錯誤再次發生,降低成本,也提高設計的速度。
有九分實力,說九分話
機構工程師負責架構的整合,必須具有良好的空間與幾何概念,雖然就學期間大多主修機械系,但是「學校教育以理論為主,學了許多關於汽車引擎運轉的原理,卻從來沒有實際看過汽車引擎的模樣。」在明基從傳真機、無線電話、到手機,許多機構設計實務應用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H.W.都是在接觸到產品後才逐漸累積出來。
L.J.也坦言甄補新人時,很難去期待他能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術,特別是因為我們走在台灣手機研發與生產的最前端,不論是知識技術還是相關經驗,都領先同業,因此,L.J.期待的是「擅於自我表達,個性不會過於沉悶,」具有溝通能力的社會新鮮人,至於有經驗的人才,L.J.希望他們能為組織帶進良好的管理經驗與制度。
「經驗豐富後自然會在設計的過程中把工廠的組裝性與量產性考慮進去,也會讓使用者的便利性與產品的可靠度在設計上佔有一定的比重。」Kao相信,經驗是機構設計師最重要的資產;然而,一如前文所言,機構設計必須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唯有將個人的經驗有效地轉換成組織的競爭力,才能提昇整體的戰力。
實務重於理論,張開觸角,心不設限,拉進各種資訊與經驗,機構工程師才能養成全方位的能力;在不挖角的前提下,甄選新人時,CP重視的是對方是否擁有與人「分享」的胸襟,「每個人都延伸自己的觸角,再把自己所獲得的知識技術與經驗分享給其他同仁,組織就能匯集團體的力量,累積最豐富的經驗,避免錯誤的二次發生。」
機構設計需要仰賴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任務,是否符合企業文化、能否融入組織當中,當然是主管看重的特質,H.W.認為,除了思考有邏輯、做事有條理、積極解決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合作的態度與觀念,然而Chris也表示,「要找到這樣的人並不容易,過去陸續大約面試了三、四百人,但是進來的只有三、四十人。」
「誠實、實在、實際,有九分實力,說九分話,有豐富的經驗,也要能用語言把這樣的經驗表達出來。」在應徵者以英文自我介紹時,Chris會觀察對方的反應能力與組織能力,也會依據對方的言談內容找出下一個要提問的問題,「如此不僅能看出對方是否只是死背一段自我介紹的文字,測出對方真正的語言能力,也可以知道對方事前是否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重視這個求職的機會。」
機構工程師的工作內容重複性高,CP相信大多時候CD-ROM機構工程師的工作是沉悶的,「做出第一台光碟機的時候,當然會有很大的喜悅與成就感,但是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連串冗長的測試,測試過程中又得承受龐大的時間壓力,工程師必須耐得住煩躁,才能悠遊於工作中。」同樣地,從工業設計完成後,掃描器開始進入機構設計流程,不論是模具廠的修模,還是進入工廠端的問題解決(debug),時間緊迫時,Kao與同事一起熬夜到天亮是常有的事,不能吃苦耐勞,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Cost Control,以經驗為師
為產品找到各種組成元件是機構工程師份內的職責,有正確的成本概念才能從設計之初就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一般提到降低成本大抵不出大量生產、降低規格與減少功能等方法,控制成本主要是希望能提高公司的獲利,H.W.認為,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value up),「多花一百元提昇產品美感與規格,讓產品價格提高1000元,」同樣也能增加利潤。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果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只考慮成本問題,機構工程師很難兼顧產品的質感,CP建議或許可以換個方式,設計出產品後再設法進行成本控制。
機構工程師在選擇材料時,通常會考慮材料的成本、使用特性、與組裝性。就CD-ROM而言,日系廠商的規格複雜度高,所選用的工程材料也比較高級,要與日本大廠競爭,CP建議可以從改善產品的結構強度著手,在成本的控制上,選用廠商選擇性較多的元件材料,可以降低被廠商剝削的風險,壓低材料成本。
然而,投影機這類產品所需用到的特殊用料選擇性少,能提供物料的廠商也少,機構工程師必須在有限的範圍裡找出最好的選擇。Chris指出,產品上市前必須通過安規認證,材料含有多少有毒物質、是否會受高溫影響失去黏性或產生異味,機構工程師必須審慎選擇,才能避免因rework而徒然增加的不必要成本。
「就像投影機燈泡的螺絲不小心掉進投影機內部,會造成當機一樣,有了一次經驗,下回設計時,機構工程師就會設法讓螺絲在鬆開的時候還是與機身相連,把消費者更換燈泡的動作變得更簡單。」
這些寶貴的經驗透過checklist記錄下來,與同仁分享,可以避免錯誤再次發生,降低成本,也提高設計的速度。
有九分實力,說九分話
機構工程師負責架構的整合,必須具有良好的空間與幾何概念,雖然就學期間大多主修機械系,但是「學校教育以理論為主,學了許多關於汽車引擎運轉的原理,卻從來沒有實際看過汽車引擎的模樣。」在明基從傳真機、無線電話、到手機,許多機構設計實務應用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H.W.都是在接觸到產品後才逐漸累積出來。
L.J.也坦言甄補新人時,很難去期待他能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術,特別是因為我們走在台灣手機研發與生產的最前端,不論是知識技術還是相關經驗,都領先同業,因此,L.J.期待的是「擅於自我表達,個性不會過於沉悶,」具有溝通能力的社會新鮮人,至於有經驗的人才,L.J.希望他們能為組織帶進良好的管理經驗與制度。
「經驗豐富後自然會在設計的過程中把工廠的組裝性與量產性考慮進去,也會讓使用者的便利性與產品的可靠度在設計上佔有一定的比重。」Kao相信,經驗是機構設計師最重要的資產;然而,一如前文所言,機構設計必須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唯有將個人的經驗有效地轉換成組織的競爭力,才能提昇整體的戰力。
實務重於理論,張開觸角,心不設限,拉進各種資訊與經驗,機構工程師才能養成全方位的能力;在不挖角的前提下,甄選新人時,CP重視的是對方是否擁有與人「分享」的胸襟,「每個人都延伸自己的觸角,再把自己所獲得的知識技術與經驗分享給其他同仁,組織就能匯集團體的力量,累積最豐富的經驗,避免錯誤的二次發生。」
機構設計需要仰賴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任務,是否符合企業文化、能否融入組織當中,當然是主管看重的特質,H.W.認為,除了思考有邏輯、做事有條理、積極解決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合作的態度與觀念,然而Chris也表示,「要找到這樣的人並不容易,過去陸續大約面試了三、四百人,但是進來的只有三、四十人。」
「誠實、實在、實際,有九分實力,說九分話,有豐富的經驗,也要能用語言把這樣的經驗表達出來。」在應徵者以英文自我介紹時,Chris會觀察對方的反應能力與組織能力,也會依據對方的言談內容找出下一個要提問的問題,「如此不僅能看出對方是否只是死背一段自我介紹的文字,測出對方真正的語言能力,也可以知道對方事前是否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重視這個求職的機會。」
機構工程師的工作內容重複性高,CP相信大多時候CD-ROM機構工程師的工作是沉悶的,「做出第一台光碟機的時候,當然會有很大的喜悅與成就感,但是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連串冗長的測試,測試過程中又得承受龐大的時間壓力,工程師必須耐得住煩躁,才能悠遊於工作中。」同樣地,從工業設計完成後,掃描器開始進入機構設計流程,不論是模具廠的修模,還是進入工廠端的問題解決(debug),時間緊迫時,Kao與同事一起熬夜到天亮是常有的事,不能吃苦耐勞,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