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弱勢與無後者送最後一程 不收分毫 【陌生人的告別式一】 ___ 鏡週刊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615pol002/?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mmpage
文|陳怡靜 攝影|楊子磊 影音|何懿原
電影《可可夜總會》裡這麼描述,當人間沒有人記得你的時刻,靈魂會徹底消失,那才是你真正死亡的時候。是什麼樣的人,會被徹底忘記?是怎麼樣的動盪,會讓一個人孤獨死去?郭志祥35歲創辦善願愛心協會,從志工訪視關懷弱勢家庭開始,進而集資為弱勢者與無後者送行。
他們出人出錢也出力,親自送亡者入棺、規劃告別式,對遺族分毫不取。每件免費殮葬案都有檔案編號,19年來,完成近3,000件,一場又一場陌生人的告別式,對郭志祥來說,都是一個又一個真實人生。即使亡者孤獨死去了,但人生最後一條路,仍有陌生人記住了他們。
2018年5月22日,正午12點30分,地點是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善願愛心協會創辦人郭志祥與我們約在告別式場,這是善願編號D2664的免費殮葬案,往生者是李姓死者,享年56歲。根據社工轉介紀錄,李男是低收入戶,日前於租屋處昏倒,大哥前往探視發現弟弟昏迷,緊急送醫治療,但仍因敗血性休克過世。
這天,善願志工在門口接待,公祭單與簽名冊一片空白,彷彿無人出席的告別式。電子看板輪播著立委與市議員的輓聯,靈堂前花團錦簇,署名皆是「善願愛心協會」。偌大的告別式場中約莫20排座位,同樣空蕩蕩,只有亡者的女兒、大哥與二個妹妹出席家祭。另名志工、善願執行長吳倪冬月輕摟著亡者女兒的肩膀,領她站上子女位置。
走進善願辦公室,一進門就可看見當月殮葬計畫表,清楚寫明免費殮葬個案名字、告別式地點。有時忙起來,整個月沒幾天空白。
走進善願辦公室,一進門就可看見當月殮葬計畫表,清楚寫明免費殮葬個案名字、告別式地點。有時忙起來,整個月沒幾天空白。
依照民間習俗,我們在靈堂前祝禱擲筊,請求亡者同意我們側拍記錄。2個10元銅板哐啷落地,一正一反,負責法事的法師笑了:「他同意了,他今天很高興。」
根據轉介紀錄,李男曾有家庭,9年前因嗜酒離婚,原本從事早餐店工作,後罹患肝炎,身體虛弱,已2年半無業,領有低收入戶與殘障津貼,房租則由大哥負擔。大哥從事臨時工,工作時有時無,雖然經濟狀況亦不佳,仍經常探視弟弟,對於弟弟的狀況也很心疼。李男很想念妻女,曾想與前妻復合,尤其思念女兒。
郭志祥告訴我們,往生者與女兒已有5年未見。5年前,女兒才國小畢業,如今是亭亭玉立的高中生。看著少女在靈前顫抖磕頭,郭志祥壓低聲音:「李先生的大哥說,弟弟生前非常想念女兒,很想再見她一面。幸好,總算是沒有遺憾了。」
募人不募款
行動勝於語言,助人者把畫面傳遞出去,能促進社會和諧。
58歲的郭志祥是善願愛心協會創辦人,雖已年過中年,但體格精壯,指甲修得乾淨整齊,他說自己喜歡慢跑,慢跑時最適合思考,每週跑上3到4次,許多協會的標準作業流程,都是慢跑時想出來的。他習慣在腰間掛著手機,隨身攜帶手帕擦汗,有種老派的規矩。幾次約訪,他都慎而重之,早早確定過的行程,當天必定再傳LINE確認細節。
1996年,郭志祥創辦善願(前身為善願功德會)。每個星期天早上10點,志工會在北市中山女中旁的人行道集合。志工從上班族到企業主都有,有人搭公車到場,有人開名車前來,3到5人組成一車就出發,各組自行決定捐款金額。到達受助案主家,志工向案主了解該月生活與健康狀況,現場送上善款並簽收。協會只開收據,不經手任何一毛錢。
【陌生人的告別式二】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615pol003/
【陌生人的告別式三】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615pol00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