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忍不住會緊張,怎麼辦?】——選錄自新書《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過了一陣子,小兒子又跑來了。他說:
「眼看還剩一個多禮拜就要上台表演了,可是到現在我還是會出錯。我在想,到時候上台時一定更緊張,萬一彈錯了,怎麼辦?」⋯⋯
「過去你都怎麼處理的?」我問。
「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加緊練習啊。」
「那這次呢?」
「我也是加緊練習。」
「那你就繼續加緊練習啊。」
「唉,我還以為你會有什麼特別的好辦法。」小兒子顯然有點失望。
我笑了笑說:「你想聽我說個故事嗎?」
…………………………………………………………
有一陣子我跟一位單車教練學單車。教練的單車橫槓上漆著一排大大的字:「Mirage」。我一直以為Mirage的意思,就是Mirage(幻象)戰鬥機的那種很帥的Miarge,直到很久以後,我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那次,教練陪著我騎單車挑戰一條上坡路。騎了幾公里之後我已經氣喘如牛了。一轉彎,是一個上坡,等好不容易騎到轉彎口又看到另一個上坡。同行的另外一個較資深的朋友說:
「加油,只要騎過這個轉彎,終點就到了。」

這樣的鼓勵當然很振奮人心。問題是,當我騎到轉彎處時,發現那只是一個惡作劇時,心都涼了。接下來接二連三的轉彎以及上坡,同樣的玩笑仍然持續著,到了最後,一個又一個的失望簡直像是一波又一波的重擊,眼看這轉彎之後無盡的上坡,上坡之後又是無盡的蜿蜒,我早已心灰意冷。正打算放棄時,教練忽然騎到身邊來,對我說:

「不要看終點,那只是幻象。專注著腳底下的路,那是你現在唯一能擁有的真實。抓住這個真實,一步一步踩,你一定可以踩到終點的。」

說也奇怪,當我停止想像終點時,低下頭看著車輪底下的路,坡度彷彿也就沒有那麼陡了。

我就這樣一步一步踩踏,沒想到,真的抵達了終點。到達山頂之後,回頭往下看,發現自己竟然爬了那麼高,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看著教練單車上橫槓上的「Miarge」,想起他剛剛說過的話,我笑了起來。
…………………………………………………………
「所以,你的意思是,叫我不要想結果?」
「那只是幻象,」我copy教練的話,告訴他:「專注腳底下的路,好好練習,那是你現在唯一能擁有的真實。」

奧運游泳多面金牌得主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的教練鮑勃.博曼(Bob Bowman)曾經表示過:

「我的訓練哲學是:『過程』比『結果』重要。因為過程是掌握在我們手裡的,是我們能力範圍內可以決定的,而『結果』大部分卻決定在於別人做了什麼。」

換句話說,試圖去掌握那些「無法掌握」的事情,對於你並沒有任何幫助。博曼所謂「過程」比「結果」重要的意思是:設定一個能夠達成目標的計畫,並且把它分解成為每天的待執行內容,讓自己專注在每天、此時此刻的練習中,一步一步地達到那個結果。

從結果──計畫──每日──此時此刻的練習,那些無法掌握的事情,變成了能夠掌握的事情。而我們的注意力,也從到底會不會成功這些虛無縹緲的質疑,變成了很實質的,此時此刻的投入與訓練。

曾經有過面臨類似的重大考驗(不管是比賽、考試、甚至是一個生死存亡的行動)應該都有同樣的體驗。你越是去思考那些無法控制的事情,你就越是無法專注在此時此刻的訓練。反過來,你越是專注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面,你對事情的結果就越有幫助。

我曾經問過前警政署長侯友宜先生,過去當他在追捕槍擊要犯攻堅的過程中,和歹徒交戰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有沒有想過死亡?
他的答案是「死亡是這個工作的一部分,不能分開來想」。在這之後,他為「工作」,做了一個很精采的註解,他說:
「為了把這個工作做好,我們做了很嚴密的計畫,以及沙盤推演。只要嚴格遵守那個計畫,我們就能把工作做好。只要工作做好了,傷亡也就能夠降到最低了。」

面對結果不確定的艱鉅挑戰,你必須為你想要的結果設定「計畫」,並且時時刻刻信靠它、信仰它──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了。

鮑勃.博曼甚至用「一次又一次地預演自己的成功」來形容這些追隨著嚴謹的計畫的練習。我很喜歡他的說法,在我看來,那顯然也是能夠事先把成功預演出來,唯一的方式了。

——選錄自新書《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