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洪蘭教授 - 教養的迷思專欄-2 

 

八、閱讀 讓腦袋變靈光  /洪蘭(陽明大學教授)2003.03.17 中國時報

關心幼兒智能提昇的家長可得留意了,有一項對黑猩猩腦神經的研究顯示,神經聯結如同演化的理論,也是「用進廢退」的原理,不用則神經就會愈稀疏、聯結愈少,而愈使用則神經聯結愈密集。

黑猩猩與人只有百分之一的DNA不同而已。觀察黑猩猩的大腦運動皮質與手指運動的關係,誘導黑猩猩用第二、三個指頭每天撥輪盤三小時,之後給牠東西吃,這樣進行三個月以後,再看牠腦部,會發現牠的第二和第三個指頭的區域變大了,也就是說,有運動的指頭,腦中相對該指頭的神經區域會擴大,了別的指頭的領域。

神經愈刺激,聯結愈緊密。神經發展在12歲以前完成,所以家長必需多給予孩子必要的刺激,幫助神經的發展,但是,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意味著要在孩子12歲以前,將孩子要學的事物通通安排進去,而是要去創造孩子自主學習的情境與動機。因為主動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與被動的學習效果差很多。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就是神經網路形成的最重要原理。所以在學習上,要讓孩子盡量去接觸新的東西,因為每一次接觸,會造成神經上不同的激發。

 我們知道經驗必須用時間去換取,但我們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吸取很多經驗,因此,我們必須閱讀。閱讀可以使我們的背景知識愈豐富,也就是使神經的聯結愈密集,有人費盡一生的心血寫一本書,而讀者只要看完這一本書,就得到他一生的經驗。

但知識的精進是非常快速的,例如從1953年至1997年間,從發現DNA的結構,一直到桃莉羊的誕生,人類的科技進展神速,我們總是不斷的在推翻以前舊有的知識,建構新的知識。所以,學校要教的並不是知識的本身,而是教學習的方法,因為知識是會被推翻改變的告訴學生基本知識、正確的價值觀,幫他們打一個底,就有底子去學更精進的東西。

 

九、青春一定要留白    (2003/03)

今年的寒假好像特別短,一轉眼又開學了。在捷運上碰到好友跟她國二的孩子買完參考書回家,孩子一見我便吐苦水,說年初五商店開門他也開工,去補習班上課了。母親苦笑著說:「別人都在補,我們不補怕跟不上。我也怕自己一時心軟造成孩子一輩子跟不上人家,所以狠著心,把孩子從棉被中拖起來,頂著寒流去補習。」但是她馬上接著說:「我每個禮拜都帶他去吃牛排,慰勞他。」我偷偷問孩子:「你喜歡牛排嗎?」他回答:「我寧可要一點屬於我自己的時間。」

這實在是現代父母的兩難,如何去拿捏這個分寸真是一門大學問。

教養孩子不能人云亦云

世界上每個社會的成員都有「與別人一樣」的壓力,這個壓力來自演化。三十年前漢斯柯魯克(Hans Kruuk)在非洲塞倫蓋提的草原上作研究時,便發現與別人一樣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法則。他發現,只要在動物身上塗上油漆,就等於替牠簽下死亡證書,因為牠一定會在下一波獵食攻擊中喪生。

大家在一起做同樣的事是生物界最安全的法則。中國古代就有鶴立雞群或槍打出頭鳥的諺語,警告大家不要標新立異。台北在流行巫婆鞋,雖然大家都知道穿上它容易扭傷足踝,夾到電梯門的縫,很是危險,市面上仍是人腳一雙,不敢不穿。

但是我們已經演化到文明的社會了,民智已開,應該有自我判斷的能力。敢與群眾不同,當然是需要勇氣的這個勇氣來自知識和自信。

教養孩子與跟流行不一樣,不能人云亦云,教養孩子是一個心靈的塑造,每一步都應該依你最好的判斷自己作主。每個孩子不一樣,而父母是最懂得自己孩子的人,他快不快樂,學習有沒有成效父母最知道,應該對自己的判斷力有信心,不要隨大眾起舞。

留個時間給夢想

其次,學習的效果要靠情緒與動機,不是一直填、一直塞就會有效果。人腦不像電腦,掃瞄過去就可以存檔,有存檔便可以提取。人的學習要靠主動的思考與組織。

現在流行的「青春不留白」是句非常錯誤的話。留白是必要的,它托出主體,如果一個畫面塗得滿滿的,這幅畫的主題便無法凸顯,沒有主題的畫只是顏料的組合而已。

同樣的,孩子被課程塞得滿滿的,便沒有時間思考,一個沒有經過思考的訊息,只是資料的組合而已,對孩子來說是沒有用的,就像沒有消化的食物一樣,小腸無法吸收,吃再多對身體都無益。

人既然不是機器,我們怎麼能要求他上了八個小時的學校課程後,再去上四個小時補習班呢?這種補習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孩子已經累了,無法思考了。孔子三千年前不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嗎?

我們一定要留給孩子一些空間與時間,讓他去思想,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他才會覺得自己是個人而不是個學習的機器。那怕他去做白日夢都沒關係,很多科學上偉大的發明都是在作白日夢時想到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察費曼(天下文化出版的《別鬧了,費曼先生》,我強力推薦青少年看),有一次在會議結束前問與會人士:「有沒有可能把一套大英百科全書儲存到針尖那麼小的地方,讓人們可以輕鬆地帶著走?」這個問題在1959年是個白日夢,但是1991年,IBM做到了。

沒有夢想就不可能有實現,青春是要留白的。留給孩子一點空間去思考他的人生走向,想他在這個世界應該留下些什麼,去思考如何使明天變得比今天更好畢竟能夠思考的也只有人類而已,不要白白浪費了這個辛苦演化而來的權益。

 

十、可以信任,不能放任  (2003/02)

前幾天,中國時報登了一篇署名青枝的讀者寫的「教育孩子我錯了」,大意是她讓兩個孩子上了標榜自由與開放的體制外學校,強調順著孩子個性發展,結果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和生活態度上有許多缺失,養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個性。她覺得很後悔:老大當兵時無法忍受部隊的管教,差點出了人命;老二太過自信,聽不進別人的勸告,在金錢上不能量入為出,弄得負債累累。

這位媽媽非常自責,認為是當初自己尊崇自由、響往開放式教育,而過度強調孩子的自我發展,使得他們無法融入團體,造成今天的不適應。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父母的緊張,不知道教養的尺寸要怎麼拿捏,才不會過猶不及。

自重自愛是先決條件

教養孩子首先要知道信任不等於放任,自由不等於自私,自信不等於自負,它們在觀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位媽媽的出發點其實沒錯,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的確不可以用同一個模子去套;我們也應該讓孩子順著自己的個性去發展,將來才可能成為一個快樂有用之人。但是孩子還小、閱歷不豐,所以需要父母隨時的監督與指導,因此可以信任他,但不能放任他。

信任的先決條件是自重自愛,孩子一定要先自重自愛、誠信守諾,才能享受得到父母信任的特權。被別人信任是個特權,但是需要自己用誠信去換來。

自由是以不防礙他人自由為原則,所以崇尚自由必須尊重別人的自由,凡事能替別人著想,也就不會自私,它的原則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信來自別人對你的長期肯定,它建立在能力的基礎上。因為能力是可以比較的,隨時會有人超越你,因此自信的孩子同時要學會謙虛,要懂得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這些都是教養孩子的重要觀念。有了它作準則,其實如何拿捏不那麼困難,最主要是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光是說教是沒有效的。

那麼,什麼是放任呢?最近報上登了一則新聞:一個十五歲的國中孩子,一個月手機通話費高達二萬多元。雖然父母付得起,但是一個不事生產、仰賴別人供給衣食的孩子,打掉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時,就是放任。這個行為不能用「e世代敢愛敢哭」來解釋,因為他的是建立在別人的血汗上。

自私的例子全省到處可見。在台灣坐火車原是一件很享受之事,既可觀看田園之美,又免去塞車之苦。但曾幾何時,坐火車已成痛苦的經驗,車廂中手機聲此起彼落,乘客大聲講電話,內容大多是言不及義的八卦消息,完全不顧他人的安寧,把公共車廂當作自家的客廳。

自負的人在台灣的學界、政壇比比皆是。我曾聽過一個台灣最高研究機構的助理研究員拍著桌子說:「我說了算!」這種自大狂妄,令人諤然。

隨時糾正錯誤觀念

孩子的個性,大部分是生活中的經驗一點一滴累積形成的,因此父母要隨時糾正社會上一些錯誤的價值觀。

最近電視上大打廣告「借錢高尚」,我想這給孩子一個很不對的觀念。借錢是件不得已的事,談不上高不高尚,我們不應該鼓勵孩子寅吃卯糧,中國人一向勤儉,主張量入為出、自食其力,除非不得已不向別人借,這種價值觀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裡安身立命。

很多人會辯說,美國每個人都借錢。沒錯!在美國,每個人都借錢買房子、買車子,那是因為利息可以抵稅,所以幾乎人人都貸款。但是,借錢是要還的,每個月固定還錢變成「信用」的表徵,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一旦逾期不還,信用立刻破產,信用的破產等於人格的破產,以後做什麼事都難了。我們如果要像美國一樣提倡貸款,就得把信用破產的利害性跟孩子講清楚。

教養孩子沒有什麼寶典或絕竅,惟一的方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則,示範正確的行為,並且隨時糾正社會上的錯誤觀念,那麼孩子自然會成為一個正直有用的人。

教養孩子就像農夫種田,耕種時雖然辛苦,豐收的甜美卻是沒有什麼可以比擬的。

 

十一、關掉電視,說個故事!    (2003/01)

2002年,兒子去他阿姨家過感恩節時,打了電話回來報平安,我隨口問他:「在19次的感恩節中,你最喜歡哪一次?」我原以為他會以外交辭令的口吻說:「這一次」,想不到他回答的卻是,很早以前在紐約水牛城過節的那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答道:因為那一次最好玩,最有意義。

好玩的事情都在大腦裡

原來小孩子要的不只是吃吃喝喝而已,他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大於感官層面。這使我想起拉森(Gary Carson)(美國公認最有創意的卡通畫家)的話:「最好的娛樂方式就在你的大腦中,不必外求」。

那一年,嚴冬,才11月的感恩節就下起大雪。我們剛吃完晚餐,卻碰上暴風雪導致電停,孩子們立刻抱怨連連,因為他們湊錢租了一捲錄影帶正準備要看,電停了還看什麼呢?正在抱怨時,我父親開口了:「你們應該很感恩,電是在吃完了火雞才停,如果火雞還沒熟就停電的話,你們現在不就餓肚子了嗎?」孩子們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不敢再抱怨了。父親接著告訴我們:「情緒會發酵,會傳染,當有負面情緒出現時,要立刻停止它的傳播,不然會像滾雪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我非常佩服父親的人生智慧,他總在最恰當的時間,以不流於說教的形式,教我們一些處世之道,讓我們體悟道理的真正內涵。

之後,父親指派我去客廳找些在黑暗中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給孩子們做(父親常說帶孩子像帶兵一樣,不可以閒著,閒了會出事)。因為在黑暗中,眼睛就不管用了,只能利用耳朵;我靈機一動,想了一個遊戲,要孩子圍成一圈,比賽說故事接龍。我兒子所說好玩又有意義的回憶,指的就是那天晚上的說故事比賽。

不要鎖住想像力

我常覺得孩子的想像力是無限的,只要父母肯花時間,有耐心的去引導與鼓勵他們,他們的能力就可以發揮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暴風雪的晚上沒有電、沒有暖氣,大家包裹著毯子作腦力激盪,任憑自己的想像力飛翔,把故事合理又不失趣味的說下去,每個孩子都笑翻了天。後來妹妹們洗好了碗,來到客廳一起參與,大人的來到使得孩子更加興奮,一個個爬到自己母親的身邊,依偎著,聽母親說事。那一夜,我深深感受到為什麼拉森說的最好的娛樂就在你的大腦中,端看你會不會去用它。人常會因外在聲色刺激的誘惑而忽略了「反求諸己」的古之明訓。

有了電視以後,孩子好像就不會玩了,每天放學回家便守著電視機,被動的接受別人灌輸給你的訊息,一旦沒有電視便茫然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被動慣了,主動的機制生鏽了,想動也動不了了。

影像圖片最大的壞處是,它會限制你的想像力。電影、電視傳送的是導演的想像力,它的進入會鎖住自己的想像力,使其不得發揮。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大江健三郎的太太從小多病,臥床無聊時,她的母親便將小說一遍一遍的唸給她聽,無形中增加了她豐富的想像力,後來成為很有名的創意插圖家。他說如果那時日本有電視,他太太就不會成為創意畫家了。我覺得這句話很對,因為在心理學上有先入為主(mind set)的現象,一旦心像形成便很難跳開原有的窠臼,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好,也是西諺:「你不能教老狗新的把戲」的原因。這是因為小孩的心靈還沒有那麼多的限制,可以隨意發展。大人做事明確,迅速的代價其實就是創造力、聯想力的喪失。

想像力是創造力的來源

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泉源,大家都看到台灣社會在轉型,當大陸一個月的工資是我們一天的工資時,我們必須轉型到服務業才有生存的空間,因此坊間有很多創造力補習班出現。其實,創造力是不能補的,如果你照著他做,你就是模仿而不是創造但是創造力可以培養,培養的方法就是運用想像力。像這種全家一起圍爐說故事或親子共讀就是培養創造力最好的機會,故事是虛擬的,是無中生有的,它帶給孩子最大的想像空間。

在不景氣的現在,我們或許可以認真考慮拉森的主張——不花一分錢而得到最大的娛樂,只要你肯善用你的想像力。的確,同一個東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只要你肯花腦筋去想;同一處環境也是,當你看膩了這個環境時,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看,它的景觀立刻完全不一樣了。

給自己和孩子一點想像的空間,會增加很多的樂趣,下次吃過晚飯,請控制你的手指頭,不要去開電視,講個故事給孩子聽吧!

 

十二、腦力開發的迷思 (2002/12)

最近參加幾個學校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即,「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腦力?」、「記憶補習班有效嗎?」、「我的孩子整天都在做功課,但是功課卻不好,是不是他太笨了?有地方可以測IQ嗎?」,這些問題都偏離了學習最主要的關鍵--動機,而且都有很多的迷思在內。

迷思一:聰明不等於成功

孩子學習的好壞固然跟大腦有關,但是大腦的成份只占百分之五十而已。最近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同卵雙生子的研究報告已經集結成書出版了(台灣的譯名叫《本性難移》,萊特(William Wright)著,遠流出版),這是長達三十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一出生便被兩個不同家庭收養的同卵雙生子在他們成年後,人格、性向、嗜好、成就上的表現有何不同,這個研究讓我們知道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教養大約各占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基因是個建築的藍圖,它決定孩子大腦的結構,後天的經驗決定腦中神經迴路的連接,決定我們對事情的看法,這也就是我們的記憶與人格,就像一棟公寓的建構都是三房兩廳,但是只有走進去看到不同的裝潢才會知道它是張三的家還是李四的家。

教養就是在一樣的結構中讓你區分出個別差異的東西。因此父母不必太在意孩子先天的大腦有多聰明,因為充其量它只占你孩子成功的百分之五十而已,還有一半是操控在你自己的手上。其實我們看到歷史上成功的人都不是頂絕聰明的人,但是都能利用別人長處的人,也就是能靠領袖魅力創造出一番事業的人。

相信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時都會覺得劉備很窩囊,他的天下是「哭」出來的,但是他的領袖魅力使關公、張飛為他賣命打天下,他能知人善任,用諸葛亮為他治蜀,使他成為三分天下的一霸;曹操的聰明才智遠不及楊修,曹操自己說過「吾智不及汝,乃覺三十里」,但是楊修最後還是死於曹操之手,所以聰明不等於成功,這是第一點迷思。

迷思二:記憶不等於聰明

第二點迷思是認為記憶等於聰明,現代父母相當迷信於增加孩子的腦力,買很多腦力丸、進補丸給孩子吃,其實是不必的,孩子只要飲食均衡即可,外面不明藥物常有危害人體的重金屬成份或化學物質在內,吃多反而有害。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要補腦是因為覺得孩子念了記不住。別人孩子一目十行,我的孩子十目一行,那一定是腦力有問題才會記不住,其實這是不對的。

記憶,最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熟悉度。當一個東西看的很熟悉時,自然就能脫口而出,能說的出,自然就記住了。因此,在教學上,我們對一個不熟的東西就需要一直背,直到熟悉度增強到可以任意提取的地步為止。但是這是傳統的教學法,現在對記憶其實有新的看法,掌上型個人電腦的出現已經取代了記憶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一些必須死背的東西可以放在大腦外面的地方去儲存,反正隨時可提取而且不會錯。所以現代的教學已不注重背誦了。

我個人並不贊成送孩子去補習班學記憶術,坊間記憶補習班教的也不過是如何增加新舊知識的連接,靠著舊知識的提取將新知識帶出來而已,這些方法還是表面的,它只是工具,不是記憶本身,真正的記憶還是在增加神經的連接密度,一個聯結緊密的神經迴路,激發任何一點都能帶動整個迴路的活化。因此,心理學記憶的研究強調的是了解,而不是表面的死記。了解(即明白AB的關係)會使A的神經迴路與B的神經迴路連接在一起,當A活化時,能帶動B的活化,將B引進意識界,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呼籲課程不能排的太滿,太滿了使學生沒有機會去作主動的聯想,被動的接受訊息是今天我們的學生很會「填空」的原因,只有與課本同樣的句子會作答而一改換情境便目瞪口呆,不會作答了。送孩子去補習班補記憶還不如讓他在家中看些他喜歡的書。知識是相通的,只要他肯打開書來看,都會從書中得到啟發(所謂開卷有益)。

快樂學習最重要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孩子整天做功課,功課卻不好,從神經學來看,這就是疲乏效應。神經對一直不停進來的刺激會有飽和的現象,不再處理它了,這是為什麼「入飽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孩子在上了八個小時的課之後再去上補習班繼續念同樣的東西,神經已經疲勞了,讀不進去了。在記憶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release from Proactive Inhibition」的現象,一直在做同樣性質的記憶時,記憶的項目會相互干擾,例如記憶花卉的名稱,每一次記十種花的名字,當進行到第三個名單時,受試者已經記不得這個花是第一個單子上的還是第二個單子上的,但是如果這時換成記憶十個傢俱的名稱,受試者的記憶立刻回復到跟第一次記花卉時一樣的好。因此,在課程的安排上,我們每五十分鐘就得換另一科來上,怕造成孩子學習上的飽和。但是父母在送孩子去補習班時卻忘記了這一點。人不是機器,在疲勞後,反應會遲鈍,會「有聽沒有見」,所以我們常在補習班看到眼光呆滯的孩子,手在無意識的抄著黑板上的公式,難怪一個孩子會在桌子上刻下了「我在浪費生命」這句無聲的吶喊!

今天教改的問題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即,有動機的快樂學習。或許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但孩子是自己的,可以從自身做起。當父母把眼光放到十年、二十年之後時,我們就了解學校的成績不那麼重要,考上台大並不保證一輩子成功,反而是有學習的動機,愉悅的人生觀,他以後一定會在世界上找到他自己的定位(niche),他的生命才沒有浪費。

 

十三、把暑假還給孩子      2002/10/08

暑假過去了,在路上碰到朋友的孩子,問他暑假玩的愉快嗎?他恨恨的說:「玩什麼!我媽要我每天補習,什麼都補,連記憶都要我去補,我又不是記憶不好,我只是不想去背課本而已,我也很討厭她叫我去補心算,現在到處都是計算機,她還叫我去補;我媽就是見不得我不念書!」我問他如果不去補習,他暑假要做什麼,他嘆了一口氣說:「發呆,什麼也不做的發呆」,我聽了默然。這的確是一個很值得檢討的問題。

給孩子一些空白時間

在學習理論上,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是對的,學過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反思,將它和過去的知識聯接起來,這個知識才會被長期儲存。從大腦的生理上來說,長期記憶需要神經迴路的「固化」,而固化需要時間(車禍的病人常常想不起來相撞之前幾秒鐘所發生的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學習要有成效需要給孩子一點空白的時間去反思。我們平常習慣把孩子的時間填的滿滿的,一天八節課,從早到晚,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的話,他如何能去作反思呢?

人腦不必用來死背資料

至於記憶,我們可以說e世代的來臨宣告了傳統背多分時代的結束,背誦記憶的重要性在電腦出現後已經被它取代了。現在我們可以將要背的東西存入電腦,只要知道有這個東西,要用時隨時可以提取的出來便夠了,不必浪費腦力去背它。過去財金學家上台演講時常常露一手,將長串生產毛額數字背誦出來,顯示自己的功力,現在已不流行了,因為電腦隨時可以顯示更多的數字,而且每次提取,每次正確,不像人腦還會出錯。人腦不必用來作死背資料之後,它的資源便被釋放出來作整合之用,將不相干的概念放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創造出新的概念。所以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方式是從了解中創新,是廣泛閱讀,從背景知識的建構中去創造新的知識。

建構孩子根本的背景知識

在台灣,因為過去聯考只考部訂課本的關係,出現了教科書和課外書的分野,使老師、家長不准學生讀課外書以免擔誤教科書的學習。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知識是沒有分課內和課外的,因為它是相通的。知識越廣泛的孩子越容易學習新的知識,也越容易與人溝通。雨果在《悲慘世界》出版後,出去渡假,但是心中念念不忘這本書的銷售情形,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出版家,信中只有一個字:“?”這個出版家非常了解雨果,立刻回信,信中也只有一個字:“!”這是歷史上最短的通信。在國外,學生會會心的微笑,了解這故事的意義。在台灣,學生面無表情,因為他們不知道雨果是誰,也沒有看過《悲慘世界》。過去我們說某個學生很聰明,一點就通,其實指的是他一經指點,原有的背景知識就立刻跳出,幫助他了解現在的情境。所以要幫助孩子學習必須從根本的背景知識建構做起,去坊間的記憶補習班補習,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遊戲時間,試問,當有電腦替你記憶時,還需要浪費寶貴的腦力資源去做機器可以做的事嗎?

讓孩子自主分配時間

我們常覺孩子小,不懂事,不會自己經營時間,其實,如果放手讓孩子試一次,你會很驚訝的發現他對自己生活的安排是很有主見的,這裡,先要提醒的是信任不等於放任,信任他自己安排時間不等於放任他隨便過日子,給他這個權利之前,一定要先讓孩子了解光陰的可貴,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愉悅,沒有父母嘮叨的輕鬆,但是先決條件是自重、自愛,做到答應父母的條件。

我的孩子很愛打電動,他說最痛苦的事就是打到最精彩的時候被勒令停業去做功課,我自己很了解這種滋味。因此,他告訴我,如果他做到我要求他做的事,打電動的時間由他自己安排,我們約法三章,只要把一天該做的事做完,時間如何分配由他,每天睡前檢查一下進度,只要有一次違規,這項特權就取消。結果發現效果非常之好,電動打累了,他就站起來拖拖地板,洗洗碗,澆澆水,活動一下筋骨。有時,不想打就去看書,打的多了,心中有罪惡感,書就看的勤快些,他也會在我下班前,先把屋子收拾好,使我回家覺得窗明几淨,心情愉快(他說這是報答我對他的信任)。我的孩子從國二下起開始經營自己的時間到現在五年了,雙方都很愉快,最主要是他覺得我尊重他,為了維持這個尊嚴,一夕之間,他突然不要我操心了,自已會開鬧鐘起床,自己做功課。當然每個孩子不一樣,父母操心的程度不同,但是尊重他,使他自重自愛應該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法則,心甘情願的效果絕對是比打罵逼迫好。

暑假是孩子去探索新奇,決定他自已興趣志向的時間,在沒有課業的壓力下,他可以好整以暇的去讀他喜歡的書,思索他將來要走的路,這一點的空白時間一定要留給孩子。我們常說外國孩子成熟,自主性高,獨立性強,這是不是也反映出他們的父母不像台灣父母呵護的那麼周全,他們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外面探索、去遊歷、去體驗新奇?我們常覺暑假是孩子變化最大的時候,開學時,很多老師都有學生長大了、成熟了的感覺,除了三個月不見,耳目一新之外,這段休息時間是孩子整理過去、預期未來的時間,許多的整合是要有時間、空間的配合才會發生,心靈需要自由,沒有束縛才得發揮,極權政治下很少有藝術創作就是這個道理。

作父母的如何把握每一個暑假陪伴、指引孩子,讓他在思索人生的道路時有個正確的方向,我想比填滿他的作息表來的重要。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沒有學到東西,因為沒有補習班的證書可來作證明,但是他得到的無形知識可能更多,知識的內化是需要時間的。留白,主體才會突出,當行程塞的滿滿時,再好的頭腦也是枉然。請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讓他自主分配他的時間。

讓孩子盡情的玩

至於父母白天要上班的家庭,我們在美國的一些經驗或許可以提出來供參考。在暑假之前,(通常在春假時)我們就打聽好孩子暑假可以上的夏令營,家庭富裕的可以送到外州的避暑勝地去學騎馬、擊劍;我們則是送孩子去學游泳,花式跳水,及各種球類,即所謂的運動營,早出晚歸,孩子在運動營中可以交到愛好同類運動的朋友,因為興趣相同,他們的友誼也維持的很久。就像人家說「愛好音樂的孩子不會學壞」一樣,愛打球的孩子也不會學壞,因為一天下來已經沒有力氣去學壞了。暑假中,孩子是儘情的玩,沒有任何暑期作業,也沒有返校日,也就是說,暑假就是暑假,沒有附帶條件。我記得上課的最後一天放學時,孩子們興高彩烈的衝出校門,嘴裡喊著“No more Schools, no more books, no more teachers’ dirty looks!”。真的很像湯姆歷險記中,馬克吐溫所描述的童年。

當我們說「童年只有一個」時,那個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而不是充滿暑假作業、補習、返校日的童年。請把暑假還給孩子,讓他們好好的享受他們的黃金時代吧!

 

十四、不要低估孩子學習模仿的能力       2002/11/05

有一位朋友為了她讀國中,正在青春風暴期的孩子對她講話不禮貌,進出不打招呼,無視這個母親的存在而感到痛苦萬分,央求我與她孩子談談,於是約了孩子出來喝下午茶。

想不到,這個孩子說到母親時的口吻竟是非常的不屑,說母親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如一,客人來時親熱的不得了,客人一走立刻數落客人的不是……,令我非常的驚訝,沒想到孩子把父母平日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當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時,便開始看不起父母,行為叛逆起來,因為他覺得「你也不過如此,不配管我」。

模仿力是天生的

互敬是人與人相處之道,即使是傳統的「天地君親師」,維繫這五倫的仍然是個「敬」;不敬,所以臣會弒君,子會忤父,生會逆師。仔細想一下,我們真的很少對我們尊敬的人粗聲大氣地說話。難怪中國人說夫妻相之道是「相敬如賓」;有敬,夫妻自然不會吵架。

然而,我們過去常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在孩子面前做了許多錯誤的示範,殊不知孩子看在眼裡,不聲不響的把許多壞毛病都學去了,當我們去糾正他時,就會招來孩子的不滿,如果父母強要孩子服從時,就會產生親子衝突。有一個實驗讓我們看到模仿學習幾乎是天生的,連很低等的動物都有這個能力。

我們一向認為雞不怎麼聰明,沒有什麼學習能力,但是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雞也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實驗者讓一組雞學習連續啄綠鍵或紅鍵若干次後會得到食物的獎賞,另外一組雞則在旁邊觀看。當輪到第二組雞上場時,牠們很快就學會了啄鍵以換取食物。換句話說,從觀察別人的行為中,牠們學會了自己該怎麼做。雞有這種觀察模仿的學習能力頗讓實驗者吃驚,科學家原以為只有高等的哺乳類動物如靈長類才有模仿的能力,後來發現人太低估了自然界生物的適應能力。

所有的生物都有從別人經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一棵樹在它的葉子被毛蟲啃食之後,會散發出化學味道來警告旁邊的樹,被警告的樹就會分泌毒素到葉子中令毛蟲不能吃。在所有的生物中,人類最是模仿學習的高手,我們只要看仿冒的官司那麼多就知道了,所以父母絕對不能低估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

「無意間學習」影響人格發展

孩子平常在生活中透過觀察與模仿形成所謂的「無意間學習」(incidental leaning),這種學習與課堂中特意的教學(intentional learning)不一樣,它是直接影響我們人格的成長。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是先要求他們的孩子人格上健全,才對他作知識與技能上的要求。這一點,在我們目前的社會正好相反,我們只要求孩子會讀書,不要求他其他條件,中國一向主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會讀書變成很多行為不良的藉口,這個錯誤觀念是危險的,高知識白領階級的犯罪往往比一般犯罪更危險。在現在的社會光用拳頭、棒子管教孩子已行不通了,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贏得子女的尊敬後才能產生教誨的作用。這個尊敬必須發自內心,跟父母的知識水準、賺錢能力無關,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關。

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

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時,一位老教授曾經告訴我一個故事:他生在美國經濟大恐慌的時期,家中時常斷炊,父親雖是高級知識分子,因失業只好作粗工,夏天鋪路,冬天鏟雪。有一年聖誕節,他早上醒來興奮的跑下樓去摸掛在壁爐上的聖誕襪,但只摸到一塊巧克力糖,他感到非常的失望、放聲大哭。他父親把他拉到一旁,告訴他為什麼沒有禮物,因為他把買玩具的錢給了更需要錢去買食物的人,然後告訴他真正的禮物在後院。他開門出去一看,後院有個三十呎高的雪山,他父親一夜未眠,用鏟雪車把清道路所鏟出來的雪統統堆在後院,替他造了一座他個人的「喜馬拉雅山」。這個禮物令他驚喜萬分,也立刻使他成為全村孩子最羡慕的對象。這個聖誕節變成他永生不忘、最好的一個聖誕節,已經六十年了仍然記憶深刻。

他對我說,他父親一生窮困,未能給他留下任何錢財,他必須半工半讀才能完成大學學業。但是在他心目中,他父親未曾因此而減少偉大,因為他父親正直、高貴、有愛心,給了他最好的榜樣。他一直說人格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很多時候,父母以為留給孩子財富才是對得起孩子,其實,留給孩子名聲,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才是最成功的教育,不要為了賺錢失去與孩子談心的機會,也不要為了讓孩子過舒適的生活而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jamin Chen 的頭像
    Benjamin Chen

    Benjamin Chen-陳明鴻的分享空間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