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到月底總吃土?5生活習慣超破財 「複利效應」恐越活越窮___TVBS

https://news.tvbs.com.tw/life/2193856

常聽人抱怨「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雖然有時候收入確實跟不上飛漲的物價,但再既有的條件之下,與其抱怨入不敷出,不如反向思考如何「有效省錢」或是「合理運用金錢」;就如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一般,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長期下來仍會在無形之中掏空財庫,待真正發現之時只剩滿滿的悔不當初,所謂「複利效應」造成的負面後過確實不可輕忽。

首先簡單解釋何謂「複利效應(Compound Interest)」;直觀來講就是一種利息的成長模式,也可以簡單解讀為「錢滾錢」。而所謂的「初始本金」則不限於金錢,同樣的價值觀套用到人生,也將引領至完全不同的結果,成功、失敗取決於一念之間。

在網路發達的現代,許多理財專家都會透過各種管道分享自身的儲蓄秘訣,無論是透過簡化生活減少開支,或是投資理財增加收入,適用與否都將視人而定、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準則;而在眾多「撇步」當中,就有這麼5項最為常見,也相對容易被忽視的生活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本該是能聚沙成塔的財庫給蠶食鯨吞,因此不如盡早意識到問題所在,並及早改正。


攀比心態
首先需要調整所謂「別人有、我也想要有」的心態,這樣的出發點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名為「貧窮」的迴圈,不斷透過金錢購買、預支滿足感,只會讓自己深陷物質主義的洪流難自拔。

過度購買「耐用性低」的廉價品
不少人都會認為,反正只是一次小額支出,因此不會過度在意,「很便宜所以無所謂」的心態,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過度支出,甚至買了一堆「完全用不到」的物品;換言之,別認為1元微不足道,當行為被冠上「浪費」之名就真的已經浪費了。

「商品組合」的消費者心態
無論是多件商品打折、亦或是免運費等,都是所謂的「賺到錯覺」;簡單以會員收費為例,若買一年相比買一個月有更多折扣,多數人都會理解為「賺到」,但若實際使用次數並不合乎預期,反過來也就損失了更多,因此購買前務須斟酌自身情況。

看到華麗單品就腦波弱
切記千萬不要「花錢買垃圾」;單以衣服、飾品來說,許多精緻華麗的服飾或許確實有相對應的場合,但真正出席相關場合的次數,或許與當初花費的金錢不成正比。

過度的社交娛樂活動
眾所周知,大多數時候人確實是以「群體」為主的生物,因此不免俗需要有相互聯繫、交流的社交活動,又或者是週末紓解壓力的聚會,都很容易造成錢財上的流失;與其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派對替心靈充電,不如思考如何「有效提升社交質量」。

 

m612x9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jamin Chen 的頭像
    Benjamin Chen

    Benjamin Chen-陳明鴻的分享空間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