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教養的人,從不做這 4 件事 ___ CMoney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95191

 

一個有教養的人,從不做這 4 件事

1、不隨意給人添麻煩

列夫·托爾斯泰說:
「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煩別人。」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一個有教養的人,從來都不會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2、不開過火的玩笑
戴爾·卡耐基說過:
「在你過去的生活中,
你傷害過誰,也早已忘記了,
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
卻永遠不會忘記你。
他絕不會記住你的優點,
而是記住你對他的傷害。」

當事人覺得好笑,那才是玩笑;
當事人感受到的是惡意,那就是缺德。
一個有教養的人,從不亂開過火的玩笑。

3、不消費他人的不幸

亞里士多德,
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
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一個有教養的人,
懂得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
絕不會消費他人的痛苦與不幸。

4、不顯擺自己的優越

王爾德也說過:
「有文化教養的人
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
這是因為美好的事物裡蘊藏著希望。」

好的教養,讓人賞心悅目、如沐春風,
一個人缺乏教養,則讓人心生厭惡。
良好的教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並非單純的禮貌,
而是文化的積累,和習慣的養成。
教養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層次。

 

 

有教養的人,從不做這 4 件事

(圖片擷取自:Ariel Lin林依晨 臉書)

 

教養是什麼?

關於教養這個話題,

梁文道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做了簡明的闡釋:

某一社交場合,眾人閒聊,

誇獎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淵明一樣,

這時有人疑惑:「誰是陶淵明啊?」

——這是第一層次的沒有教養。

於是有人哈哈大笑:

「你連陶淵明是誰都不知道!」

——這是第二層次的沒有教養。

但如若喋喋不休,從陶淵明的生平談起,

旁若無人的一口氣背出 50 首他的詩,

繼而補充世界各國學者對陶淵明的研究成果,

炫耀自己的知識。

——這是第三層次的沒有教養。

 

教養是什麼呢?

它是心中的分寸,是言行的適度;

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平等與包容。

 

 

一個有教養的人,

從不做這 4 件事

1、不隨意給人添麻煩

有一天,華盛頓總統問秘書:

「我不太明白,

為什麼英國很多階層的男士都可以叫紳士?

官員可以、律師可以、醫生可以,

甚至無業的人也可以。

那紳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於是秘書花了兩個多小時去調查了解,

回來跟華盛頓先生匯報說:

「給您查到了,紳士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

 

一個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

必然是懂得體恤他人,

克己守禮的有教養的人。

 

記得有一次看《奇葩說》,

導師張泉靈說了一個上海同學的故事。

某日,這個同學帶朋友回家住,

早上起來洗漱,發現街坊四鄰都盯著他看。

朋友就詫異了,不就是刷個牙嗎,

有什麼好看的呢?

 

張泉靈解釋道,在上海一般人家住的是筒子樓,

都是好幾戶共用一個廚房,

二三十口人就著那一個水龍頭刷牙洗臉做飯。

一到早上洗漱時間,小的趕著上學、

年輕人急著上班、老人家趕著洗碗做飯。

所以長久下來,人們就養成了習慣,

會接完水到旁邊去洗漱,把水龍頭讓出來。

 

佔用了水龍頭雖是小事,也只是耽誤了幾分鐘,

但這幾分鐘就會給其他人添了大麻煩。

列夫·托爾斯泰說:

「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煩別人。」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一個有教養的人,從來都不會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2、不開過火的玩笑

前些天我接到了高中班長的電話,

說下個月弄個同學會,

讓我準時出席並聯繫下同城的其他同學。

還保有聯繫的,且在同一座城市的,

也就只剩下娟娟了。

於是我跟娟娟約下午茶的時候,就說了這件事。

娟娟捧著杯子對我搖了搖頭,表示不去。

「都這麼久了,還是放不下那些事嗎?」

我問娟娟,她只是笑著,不作回答。

 

娟娟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她,

就一直把她放在鄉下外公外婆那讀書,

直到高二,才轉到我們班。

剛進班的娟娟皮膚黝黑,

個頭小身子寬,羞澀又敏感。

那時班上有幾個男孩調皮,喜歡挑軟柿子掐,

於是娟娟經常成為他們取笑的對象。

「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皮膚,你卻用它來嚇我。」

男生 A 故作文雅。

「說的什麼啊,聽不清啊,

有人說話嗎,哪來的蚊子?」

娟娟課上被提問時男生 B 起哄著。

「別擋我路,跟一堵牆似的。」

男生 C ​​兇聲惡氣,

聽到這些話,娟娟總是悻悻地笑著。

而作為她同桌的我,好多次都看到

娟娟用袖子捂著臉偷偷抹眼淚。

 

直至今天,

娟娟學了化妝,懂得打扮,自信大方,

但也從未參加過哪怕一次的同學聚會。

 

戴爾·卡耐基說過:

「在你過去的生活中,

你傷害過誰,也早已忘記了,

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

卻永遠不會忘記你。

他絕不會記住你的優點,

而是記住你對他的傷害。」

 

這些男孩子不知道,他們嘴裡的玩笑話

對一個青春期的姑娘是多大的傷害。

一次兩次,可以說是調侃,

次數多了,就是教養問題了。

當事人覺得好笑,那才是玩笑;

當事人感受到的是惡意,那就是缺德。

一個有教養的人,從不亂開過火的玩笑。

 

 

3、不消費他人的不幸

在日本侵華戰爭的八年間,

中國至少有 20 萬的女性被迫成為「慰安婦」。

當光陰慢慢劃過,時間撫平傷口,

這些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磨難的老人們,

如今又身在何處,過著怎樣的生活,

經歷著怎樣的悲喜憂樂呢?

今年 8 月份上映的紀錄片電影《二十二》

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老人的故事,

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悲憫老人遭遇的同時,更讓觀眾感慨的,

則是老人如今的安詳和對生命的敬畏,

這一切,要感謝導演郭柯鏡頭下的分寸感。

 

雖是在講述沉重的歷史,

但卻並沒有刻意販賣眼淚,

也沒有自鳴得意的義憤填膺。

沒有誇大老人經歷的災難,

也沒有放大老人晚年的不幸。

展現在觀眾眼前的,

更多的是現世的安穩和對生的感恩與期冀。

導演郭柯說:

「把這些老人當作親人去看待,

你的拍攝就有了分寸,問題就有了底線。」

這部影片不僅向我們講述了生命的力量,

也向我們展示了有分寸感的教養,

而與郭柯形成鮮明對比的,

則是在影片上映後不久,

竟然有人拿老奶奶的照片去做表情包來消遣,

這種行為令人髮指。

 

就如亞里士多德所言,

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

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一個有教養的人,

懂得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

絕不會消費他人的痛苦與不幸。

 

 

 

4、不顯擺自己的優越

陳道明曾經說過: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

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沒有教養;

有的人沒有多高的學歷,卻仍然很有教養。」

國慶期間,陝西某大學的葛教授就「火」了。

起因就是一位清理垃圾的環衛女工

擋住了葛教授的行車道路,

於是這位曾經在日本獲得過博士學位、在美國工作過,

是千萬級別的學科項目帶頭人的葛教授,

竟然向環衛女工揮起了拳頭,連踢帶打。

甚至邊打邊叫嚷,

「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教養可以彌補文化的缺陷,

而文化卻填補不了教養的空白。

這位滿身優越感的葛姓教授,

雖是學富五車,

也難以掩蓋其毫無教養的無恥嘴臉。

一個有教養的人,

從來都懂得自謙,不會顯擺自己的優越。

 

台灣「詞聖」莊奴詞作豐富,

鄧麗君 80% 以上的詞作品都是莊奴創作或填寫的。

於是有記者採訪莊奴說:

「沒有您,就沒有鄧麗君。

您是她最好也是最重要的老師。」

莊奴卻回答:

「鄧麗君的成功,是她個人努力的結果,

換做其他人為她寫歌,她也會成名,

沒有她,就沒有莊奴。

我只是一個詞人,不懂演唱,

做不了她的老師。」

作為一代大師,

莊奴先生卻絲毫沒有把成績當做驕傲的資本,

這種謙遜的品質和修養,令人敬佩。

 

亦舒在《圓舞》裡寫道: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

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

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

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

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無論是出於自卑還是自負,

有教養的人能夠正視自己,

也會平等對待他人。

 

王爾德也說過:

「有文化教養的人

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

這是因為美好的事物裡蘊藏著希望。」

 

好的教養,讓人賞心悅目、如沐春風,

一個人缺乏教養,則讓人心生厭惡。

良好的教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並非單純的禮貌,

而是文化的積累,和習慣的養成。

教養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層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jamin Chen 的頭像
    Benjamin Chen

    Benjamin Chen-陳明鴻的分享空間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