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成長的五封信

第一封:你的時間在那裡

 

聯華電子總經理吳宏仁談-「你的時間在那裡」

 

40歲以前,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升學讀書升學讀書...,建立自己基礎。在父母親友,社會價值觀影響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完成基本教育。選擇讀書,應該一鼓作氣,在您尚未進入產業時,能讀多高就多高,畢竟何時進 入產業,您都是社會新鮮人。但是一旦您已經有工作經驗而又有心進修,當然管道很多,相對的掙扎也多。因為您不知現在的年紀、條件、資歷、、、再去做進修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如果,您認定一輩子要當上班族,學歷對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否則,時間寶貴,不容許您再走錯路。

 

20 ~ 25歲,您要懂得掌握與規劃自己的未來,決定了就是一條無悔的不歸路。剛得到法律付予您的種種權力,相對的您要盡您的義務及學習面對責任的承擔。這時候的您,是喜悅、矛盾與痛苦交戰,喜悅來自於開始被賦予一些自主權,矛盾來自於與父母割捨不斷的臍帶關係,痛苦的是開始要嚐試錯誓。您要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如升學、就業、感情、、、拿回自己對人生 的主控權,而非一直受人左右影響的去搖擺自己的未來。

 

【學會人際關係,多認識積極的朋友,十年後這些朋友都將是產業的中堅】

 

25 ~ 30歲,您像一塊海綿,努力吸收也甘心被壓榨,為的只是自我的成長。這時候的您,應是工作取向,薪水待遇。升遷調職您應該是斤斤計較。因為唯有努力付出,相對的您才敢積極爭取,社會新鮮人的動力應該讓您 衝出自己的一片天,也因為沒有經驗,所以不懂挫折。因為資源不多,所以 一切盡人事,聽天命。現在的您:領取別人的薪水,學習別人的經驗,付出自己的青春,建構自己的未來。

 

【學會累積經驗,接觸機會,良師益友的提攜更是提昇您成長的大利器】

 

30 ~ 35歲,您要學習判斷機會、掌握機會,不能再有嚐試錯誤的心態。這時候的您,應是事業取向和家庭取向,工作應該從體力轉換為腦力。您應該看到的是遠景,而非現況,面對的是寬廣人生,而非侷限於自我。結婚是許多人面臨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擇,面對婚姻,很多人以為結婚就是一個責任的結束,殊不知正是學習的開始。就像一些剛上市上櫃公司,以為目標達成了,忘了自己的企業責任,忽略本業。反而是一個惡夢的開始。人的本業不就是經營自己的家庭,賺錢的目的不就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但這可不能成為忽略家人的藉口,一個經營不好家庭的人,縱使賺到全世界,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掌聲,在他人生的這個圓,永遠有一個缺口。家應該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動力來源和堅強後盾!

 

【時間管理,轉化心境;轉化用頭腦去工作,不要用身體去工作】

 

35 ~ 40歲,您要享受給人希望,功德無量的格局。這時候的您,應是企業取向,工作只是一種休閒,更可轉化為對他人的責任。如果您專注於研究,您應該不只窮畢生之力。24小時不眠不休的去做苦力您應該有成立研究機構,帶領一群人做更多研發的雄心壯志。如果您是企業主管,您應該不只停留在汲汲營營,斤斤計較,您應該有能力擔負主導周遭的員工、家人,帶領他們享受更好的生活。格局的大小,會影響您成就的多少,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而非被影響的人。

 

【不論目前您多風光。多有成就,在您心中是否畫得出十年後的你?】

 

靜心思考!我們現在所有努力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父母、另一半、小 孩、、、?工作,不應該等於是人生,更不應該是需要經營一輩子的事。試問健康、財富、自我成長、人際關係和時間自由,什麼是您努力工作的動力?我相信沒有人刻意放棄任何一點。這些正是促使我們年輕人前進的動力。十年後,您是提早完成它?還是提早放棄它?

 

【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

 

我看週遭有太多優秀甚於我數倍的朋友,可惜的是終日汲汲營營,投入更多的時間、精神、資源,卻沒有享受到應得的代價,原因無他,努力錯方向,找錯機會,拒絕機會而己。Jordan 打了一輩子的籃球,是很難在棒球場上找到自己的舞台。不要讓忙碌蒙蔽了您的雙眼再回頭: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你的時間在那裡,成就就在那裡】

 

當您一個人成功,您只享受到一個人的快樂!懂得分享與付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週遭的親友因您的成長而提升,不論是精神或物質。真正的成功來自於:週遭的親友因您付出獲得改善,給人希望功德無量。我們不是在做慈善事業,尚沒有能力普渡眾生,但是,我們可以發揮一己之力,對親友,對那些有緣相遇的陌生朋友。伸出您的手,在他們需要的時候! 太多人在等生命中的貴人,聰明如您,何不先從幫助他人開始?

 

 

 

第二封:成為不被淘汰的上班族

 

作者 Razorback Chopin是日本的管理大師大前研一

 

成為不被淘汰的上班族!

 

每天通勤上班,時鐘一過了下午五點,心中就暗自高興又可以領加班費..,你只是一個把身心和時間,單純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

 

如果,你明天上班,老闆要你從今以後,不必到公司報到,每天在家裡工作,並根據你工作產生的附加價值來決定薪資的話,你究竟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你看看區公所的職員,自己的窗口沒民眾來,就喝咖啡看報上廁所,每天做的事都屬於「消化型的業務」。如果這些公務員想提高工作的附加價值,大可以動動,「想想如何把資料檔案整理得更好找、更有秩序,如此就能把自己的工作提升到創造型的業務」。

 

區公所的職員只是一個例子,今後在數位網路的時代,一通電話就能申請戶籍謄本或印鑑證明,消化型的業務將從我們的周遭消失。

 

現在,服務業人口佔日本總就業人口的六五%,這個比重將愈來愈高,不久的將來,預期可升高到八○%,屆時,服務業的人力將出現三極化的現象。

 

第一類型是「單純勞動集中型」,像在旅館鋪床單、清掃的服務生,或者是在速食店炸薯條的店員。有些白領階級看來外表光鮮,勝人一等,其實和漢堡店的店員沒什麼不同。我曾經拿三百萬日圓到日本某銀行,哪裡的行員只會勸我存成定存,但當我拿到香港的銀行,他們卻很積極地詢問我這筆錢是否不急著用,想辦法幫我設計一套資金運用計劃。日本的銀行行員,和只會炸薯條的店員是一樣的。

 

第二是「知識勞動集中型」,從事的是知識附加價值的工作,但以時間計算給薪,又稱「知識藍領階級」。例如工程師,收入是第一類型的四、五倍以上。不過,知識藍領階級,如只會死記法律條文的律師、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只會遵循教育部指示的教員,將來都可能被光碟CD─ROM取代。

 

在美國,已經出現一片只要九、八美元的光碟,叫做「Quicken」的家計簿,一般家庭不需要求助會計師,就能算清收支情況。還有一種叫「Family Lawyer」的軟體,囊括一般租約、離婚、遺書、保險的法律問題,省去大事小事求助律師的麻煩。這些套裝軟體的問世,預期將造成九○%的律師、九五%的會計師淪落成套裝軟體的操作員。要避免不被軟體取代或淘汰,只有努力創造光碟提供不了的附加價值,例如活用套裝軟體,為顧客分析投A種保險有什麼利益,投保B保險風險程度如何等。醫生也是,日本過去為了培育醫生,在每一縣都設立一所醫學院,現在實在有些供過於求,醫生如果只是開著門,消極地稀弁f人上門求診的話,遲早會關門大吉。但是現代人很願意在「預防疾病」上花大錢,如果醫生從「醫病」轉變為「健康顧問」的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則是「知識白領」,以知識附加價值的成果來決定薪資,和第二類型的薪資收入差距別更大。第二類型的電腦繪圖員年收入一千兩百萬日圓(約三百萬台幣),第三類型的知識白領的年薪,至少是四倍,甚至?倍以上。知識白領必須和分布全球的工作夥伴,時常保持聯繫溝通,所以英文能力是必須的,而且要像好萊塢導演史帝芬史比柏一樣,會寫劇本又會製作,具備高度的多項工作能力。

 

上班族要如何提升自己為知識白領?

 

第一,不做知識懶蟲。

 

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你可以在上班時間動腦筋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充電學習。我認為從三十五歲到五十歲是「魔鬼的十五年」,因為三十五歲的人大多進入公司有十年的年資,工作熟練之後,就不求知識上長進,只會汲汲於人際關係,自我發展停頓,進入魔鬼的十五年。

 

第二,不要給自己設限,特別是公司的「職務規定」,有害於培養知識白領。

 

公司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都不相信員工,把員工當小孩子看待。例如出差費用定得死死的,啤酒、小菜都不能報帳,但如果報帳的員工判斷這些花費,對公司有貢獻,企業應該相信員工,授權決定。三年前,我在日立待的單位,一個月電話費上限是一萬日圓,打完電話還要在規定的筆記本上,記入打的對方和時間。還記得有天下午,我在公司後院散步,總務部的人要我回座位。「為什麼?」我問。「現在是上班時間,」總務部的人回答。「我在設計上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在清靜的地方,思考一下,」我說明。「不行,請你在位子上思考,」總務部的人一臉不悅。我一直認為,以遵循公司規定為最高準則的人,如何能在未來創造新的規則?只會鑽營、想辦法升遷的人,怎能站上無國界競爭的世界舞台?

 

第三,不要怕犯錯,要有勇氣重新開始。

 

沒有失敗過的人和企業,想法僵硬,我認為三十歲前應該失敗三次以上。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被我們的教育體系教導成害怕失敗、避免失敗。而且很多人,不能否定自我,怕因此失去既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否定自我的勇氣,個人、企業和國家都失去創新的能力。看看電腦語言,二十五年變了五回,家電產品的功能更是一代超越一代。這些進步都是從否定推翻出發,經營手法又何嘗不是。我還有一個經驗,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如果當時我答應留在日立,就不會到麥肯錫發展。五十歲時,我退出麥肯錫,稍後參選議員和東京都長,後來決定從此不參與政治活動,都沒有一絲「可惜」的心裡。年輕人更可以重頭來,但決定的時候需要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氣,不能留後路,要有破釜沈舟的決心。

 

第四,不挑工作。

 

我在麥肯錫看過幾千人,成功和不成功的人有一個清楚的差別,成功的人不論什麼工作都不挑。不討厭、不選擇工作,不論什麼工作都積極地,站在顧客立場思考,從中一定可以學習成長。

 

 

 

第三封 人的一生追求什麼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 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划著 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甚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 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甚麼? 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 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過得充滿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在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然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 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囉!

 

墨西哥漁夫疑惑的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麼?

 

 

 

第四封:幸福很單純

 

有位心理學家曾寫道,一個成熟稱得上真愛的戀情

 

必須經過四個階段,那就是:

 

共存(Codependent)

 

反依賴(Counterdependent)

 

獨立(Independent)

 

共生(Interdependent)

 

階段之間轉換所需的時間不一定,因人而易。

 

第一個階段:共存。

 

這是熱戀時期,情人不論何時何地總希望能膩在一起。

 

第二個階段:反依賴。

 

等到情感穩定後,至少會有一方想要有多一點自己的時間作自己想做的事,這時

另一方就會感到被冷落。

 

第三個階段:獨立。

 

這是第二個階段的延續,要求更多獨立自主的時間。

 

第四個階段:共生。

 

這時新的相處之道已經成形,你(妳)的他(她)已經成為你()最親的人。你們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開創屬於你們自己的人生。

 

你們在一起不會互相牽制,而會互相成長。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過第二或第三階段,而選擇分手一途,這是非常可惜的。

 

很多事只要好好溝通都會沒事的,不要耍個性,不要想太多要互相信任,這樣第二、三階段的時間就會縮短。和所愛的人相遇相戀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要輕言放棄。兩人相聚是因為有緣,相知是因為有心,真的得好好珍惜這福份莫說分手不是無由,希望看到上述的四個階段,真能給大家一些啟示與領悟並惜緣,我們會逐漸變成我們所愛的人。妳和他本來沒有相同之處,外表不相像,性格也是南轅北轍,一旦愛上了,年深日久,妳會驚訝妳的眼睛有點像他的眼睛,他的微笑也有點像妳的微笑。 你們走路的步伐也有點相似,說話的語氣也愈來愈相像。他的脖子上有一顆痣,一天,妳發現自己脖子上也多了一顆痣,原來我們會變成我們所愛的人。妳本來喜歡腳踏實地的人,而他一向比較輕佻,但你們愛上了,他竟會不知不覺變成一個老實人,這個改變,連他自己也不曾察覺。他本來喜歡活潑的女孩子,卻愛上了拘謹的妳,這些日子,妳竟愈來愈活潑,妳差點認不出自己。逐漸變成對方理想中的人,這種改變,絕對不是刻意的。兩個人愈愛得長久,氣質也愈來愈相近,妳曾經以為他不是妳夢寐以求的那種類型,然而,有一天,妳驚訝地發現,他已經變成妳喜歡的那種類型,妳不必再到處尋覓,他就是妳要找的人。深深愛著一個人的時候,妳原來真的會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為甚麼妳還會覺得快樂呢?大概是因為妳在失去的當兒, 也是賺了,妳把他的氣質和他的微笑都賺回來。

 

幸福很單純

 

所以要很單純的人才容易獲得.......

 

地球這麼大,世界這麼廣,不去走走看,怎麼知道你的黑夜是別人的白天

 

 

 

第五封:爭吵的目的

 

吵架的時候,什麼最重要?

 

驕傲?自尊?面子?輸贏?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仍然是你心愛的那個人,最重要的仍然是你們這份得來不易的感情........

 

本來,在愛情裡,不管是爭執或衝突,只要最後能協調、能化解就好了,哪有什麼贏者或輸家?

 

真要爭誰贏誰輸,誰有面子誰又低聲下氣,最後賠上的只是這份感情,誰也沒贏,實際上是兩敗俱傷。

 

有沒有想過,爭吵的目的是為什麼?

 

其實不是單純的為了道理講理,而是對方不肯讓你,男生女生亦然,因此爭吵到了最後,其實早已偏離主題,而是為了賭一口氣。

 

好大的一口氣,代價不貲。

 

和好的時候,才體認出那些淚也白流了,氣也白生了,是何必?還是活該?

 

人生氣的時候,什麼狠絕的話都說的出來,什麼惡毒的事也做的出來,但有情人生氣的時候,也必定保有溫暖的情懷,就看妳看不看得出來,而妳看不看得出來,就看妳了不了解他,信不信任他。

 

生氣時不說氣話也不做惡事,真的很難,但起碼要學會退而求其次,懂得從中去感受原本就存在於兩人間的情意,不消太多腦力,其實只要用一點心。有愛情的時候,其實什麼都好談,但一般人不易發現,也不太會利用這個道理。

 

 

 

你想當一個聰明的人,還是高明的人?

 

聰明是智商,高明是智慧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脈存摺-五個朋友決定你的富貴

 

你現在幾歲?在你的「人生存摺」中,除了金錢、專業知識,你有多少人脈?你的「人脈競爭力」有多強?未來,你打算讓這個存摺變成怎樣的資料庫?

 

在一片「專業至上」的台灣產業氛圍中,這是一個很另類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幾乎多數人的反應都是「沒想過」。

 

相對一般人的迷惑,身經百戰的投資銀行界老將台灣所羅門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財務顧問董事長杜英宗則肯定的說︰「人脈,或者說人際關係,這是一門人生的大學問,很重要。」

 

「花花轎兒,人抬人」這是杜英宗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出自高陽所寫的長篇小說《胡雪巖》。

 

六月十日上午,杜英宗出現在鴻海的股東會上。在台北縣土城市老舊的廠房裡,獨獨有一盆燦爛鮮豔的花架擺在股東會入口,醒目的花色讓會場增色不少。這盆花讓每個人都印象深刻,當然,也包括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這是杜英宗送來的花。同一天下午,杜英宗又出現在另一個場合中,光寶集團四合一記者會,所羅門美邦是合併的財務顧問。

 

‧人脈的神奇效益

 

「專業是利刃,人脈是秘密武器」   曾禹旖樂於分享,代理nVIDIA大起飛

 

在投資銀行的殺戮戰場上,「專業是利刃,人脈則是秘密武器」,如何以極自然的、有創意的、互利的方式去經營人脈,是勝負關鍵。

 

史丹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一二.五%來自知識、八七.五%來自關係。這個數據是否令你震驚?再看看以下的例子,或許你會發現,人脈競爭力是如何在一個人的成就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過去三年,位在台北市內湖科學園區的益登科技,因為代理nVIDIA(全球繪圖晶片龍頭廠商)的產品,從沒沒無聞的無名小卒,迅速躋身為國內第二大IC通路商,且每年獲利超過一個資本額。如果今年益登順利掛牌,總經理曾禹旖將創造赤手空拳在六年內,打拚出一家市值逾新台幣八十億元的公司。

 

與曾禹旖相交二十多年的友人吳憲長觀察︰「在同業中或同輩中,論聰明、論能力,曾禹旖都不能算頂尖,但是,他能遇到這個好運,八成以上的因素在於他的人脈。

 

因為他很願意與別人分享,大家才會好康道相報(台語,意指利益共享),機會之神也才會眷顧他,而不是別人。」吳憲長說。

 

曾禹旖十分信奉一個哲學︰「二十歲到三十歲時,一個人靠專業、體力賺錢;三十歲到四十歲時,則靠朋友、關係賺錢;四十歲到五十歲時,靠錢賺錢。」

 

‧另類「和氣生財之道」

 

許仁旭廣結善緣,如今身價暴漲   楊燿宇廣布人脈,電話比研究報告好用

 

五十年次的凌航科技(編按:凌陽轉投資,從事智慧卡設計)董事長許仁旭,也是一個靠人脈競爭力打天下的例子。從彰化縣鹿港小鎮隻身到竹科闖蕩,許仁旭沒有顯赫的學歷與家世背景,但是,外界估計他目前的身價接近數億元,並身兼十幾家科技公司董事長。

 

問他know-how在哪裡?他說︰「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很多的機會當初自己沒想過,也沒看到。這些,都是機緣。」許仁旭口中的「機緣」,在朋友眼中,其實是由重義氣累積而來的。

 

出身台積電業務人員的許仁旭回憶︰「憑我這樣的學歷(他自中山大學畢業),要進台積電,或任何一家科技公司當業務談何容易?一切都是靠朋友的介紹。」就這樣,許仁旭在台積電時,負責凌陽的接單業務,也與凌陽董事長黃洲杰建立深厚的感情。

 

現在,他是凌陽集團轉投資業務的重要顧問。

 

在證券投資界,民國五十六年次的楊燿宇是將人脈競爭力發揮到極致的個案。他曾是統一投顧的副總,一年前退出職場,為朋友擔任財務顧問,並擔任五家電子公司董事。根據推算,他的身價應該有近億元之譜。

 

為什麼憑他一名從南部北上打拚的鄉下小孩,能夠快速累積財富?「有時候,一通電話抵得上十份研究報告,」楊燿宇說,「我的人脈網絡遍及各領域,上千、上萬條,數也數不清。」

 

‧黑馬也需要伯樂

 

人脈是「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門票」   十倍速時代,人脈是專業的支援體系

 

在金融界的創新指標」」花旗銀行(Citi bank)裡,這個由許多「第一名」聚集而成的金字塔組織,五十五年次的程耀輝、曹中仁兩人,是企業金融處最年輕的副處長暨副總裁,也是高層刻意培養的接班人。他們兩人,一個主管電子中、下游產業的客戶關係,另一個主管電子上游產業客戶關係,平日往來的對象都是各大電子業的老闆與財務長們。

 

「論聰明、論專業,大家都是一時之選,但是,他們的人脈競爭力卻高人一等。對內,可以服眾;對外,則可以取得客戶的信任,這是他們出線的原因。」一位花旗銀行資深主管評論。

 

許多人以為,只有保險、業務員、記者等行業,才需要重視人脈,因為,人脈是他們吃飯的傢伙,也是最大的資產,但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無論是科技、證券或金融等各個領域中,人脈競爭力都是一個日漸重要的課題。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what you know),而是在於你認識誰(whom you know)。卡內基訓練(Carnegie)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指出,這句話並不是叫人不要培養專業知識,而是強調「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

 

黑幼龍舉例,美國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知名男影星麥克.道格拉斯的父親)年輕時十分落魄潦倒,有一回,他搭火車時,與旁邊的一位女士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沒過幾天,他就被邀請至製片廠報到,因為,這位女士是知名製片人。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即使寇克.道格拉斯的本質是一匹千里馬,但也要遇到伯樂,一切才能美夢成真。

 

專門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顧問的美商惠悅(Waston Wyatt)企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周淑媛分析︰「過去,企業招募人才時,專業知識、學習能力都是首要條件,但漸漸的,在十倍速的知識經濟時代,技術、知識迅速更新,光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達成任務。如果一個人懂得培養人脈網絡的支援體系,將強化他的個人競爭力。」

 

‧槓桿相乘作用

 

善用人脈,「一分耕耘,數倍收穫」   每一次與人溝通,就為網絡多織一條線

 

到底什麼是「人脈競爭力」?「相對於專業知識的競爭力,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人脈網絡上的優勢」就是我們定義的人脈競爭力。

 

換言之,一個人脈競爭力強的人,他擁有的人脈資源相較別人更廣且深。在平時,這個人脈資源可以讓他比別人快速的獲取有用的資訊,進而轉換成工作升遷的機會,或者財富;而在危急或關鍵時刻,也往往可以發揮轉危為安,或臨門一腳的作用。

 

曾任茂矽電子副總經理、現任得詣科技總經理的梁明成觀察,在新竹科學園區,許多工程師都將心力放在技術研發上,而忽略與人的互動,缺少了個人競爭力的槓桿相乘作用(leverage)。

 

梁明成說,專業與人脈競爭力是一個相乘的關係,如果光有專業,沒有人脈,個人競爭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若加上人脈,個人競爭力將是「一分耕耘,數倍收穫」。

 

尤其,高科技產業成長快速,機會也很多,如果工程師們永遠不打開另一扇門,不聽聽別的聲音,不但自己可能面臨「技術落後,被時間淘汰」的風險,也無法晉身管理階層,更無從探知將技術、市場與行銷各領域整合的樂趣,格局也將受到局限。

 

周淑媛更說,在華人社會裡,一談到人脈,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講人情、走後門」的同義詞,也因此,從小的學校教育就只重視專業技能,而忽略人際關係的教育。形成所謂「知識的巨人,人際的白癡」的現象,科技界更是如此。

 

哈佛大學為了解人際能力對一個人的成就所扮演的角色,就曾經針對貝爾實驗室(Bell Lab.)頂尖研究員做調查。他們發現,被大家認同的傑出人才,專業能力往往不是重點,關鍵在於「頂尖人才會採用不同的人際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在關鍵時刻可能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的關係,在面臨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

 

哈佛學者分析,當一位表現平平的實踐員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會努力去請教專家,之後卻往往因苦候沒有回音,而白白浪費時間。頂尖人才則很少碰到這種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在平時還用不到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豐富的資源網,一旦有事請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這個人脈資源網絡深具彈性,每一次的溝通都為這個複雜的資源網多織一條線,漸漸的形成牢不可破的網絡。

 

‧拓展人脈兩大法寶

 

培養自信與溝通能力、再學習適時讚美他人的能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套累積人脈的方式,但是,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率的提升人脈競爭力?黑幼龍指出,要提升人脈競爭力有許多技巧,但是,前提是一個人必須先具備「自信與溝通能力」,才顯得自然,也不為難自己。

 

以自信心來說,「你的舒適圈(comfort zone,在不同場合中感覺到自在的程度)有多大?」一個沒有自信的人,舒適圈很小,總是怕被拒絕,因此,他不願主動走出去與人交往,更甭論要拓展人脈了。

 

黑幼龍舉例,在雞尾酒會或婚宴場合,西方人在出發前,都會先吃點東西,並提早到現場。因為,那是他們認識更多陌生人的機會。但是,華人社會裡,大家對這種場合都有些害羞,不但會遲到,還盡力找認識的人交談,甚至,好朋友約好坐一桌,以免碰到陌生人。因此,「儘管許多機會就在你身邊,但我們總是平白的讓它流失。」

 

其次是溝通能力,「所謂的溝通能力,其實就是了解別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別人的需要、渴望、能力與動機,並給予適當的反應」。要如何了解?「傾聽是了解別人最妙的法寶」。

 

高陽描述「紅頂商人」胡雪巖時,就曾經這樣寫︰「其實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彷彿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伸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除了傾聽,適時讚美別人也是溝通妙法。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一九二一年付出一百萬美元的超高年薪(相當現在的新台幣四千萬元)聘請一位執行長夏布(Schwab)。許多記者訪問卡內基時問︰「為什麼是他?」卡內基說︰「因為他最會讚美別人,這也是他最值錢的本事。」甚至,卡內基為自己寫的墓誌銘是這樣的︰這裡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讓比他聰明的人更開心。

 

十多年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宏碁科技任職時,曾自費到卡內基訓練機構上了兩、三種課程,當時,他曾說︰「我最佩服國外老闆的地方,在於他們很會讚美別人。」

 

「人類本質裡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想想,你的老闆多久沒有讚美你了?你又有多久沒有讚美你身邊的同事、朋友或家人了?

 

‧提升人脈競爭力八大Tips

 

守信、被利用的價值、分享、多曝光、創意與細心、助人、好奇心與同理心

 

建立了自信與溝通能力以後,提升人脈競爭力的know-how還有哪些呢?

 

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花旗銀行商人銀行處暨企業金融處處長韓蔚廷說,「說到做到」是他最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是他一直以來奉行的信念。

 

五十一年次的韓蔚廷,如今在花旗銀行裡的地位僅次於總經理陳聖德,正因為他「絕不過度承諾(overpromise)」,不管是朋友、同事或客戶,都因此而信任他。

 

五十一年次的美商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 Chase & Co.)台灣區負責人郭明鑑有一次在接受記者訪問的過程中,當被問到「專業與人際關係到底哪一個比較重要」時,他沉思了許久回答︰「沒有專業,你的人際關係都是空的。但是,在專業裡,有一條是最難的,就是信任,而這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石。」

 

「如何建立一個讓人信任的形象,是讓人脈競爭力可以產生正向循環的關鍵。如果一個人講的話,每次都要打七、八折,那麼,更多的人脈,只是帶來更多的負面效應罷了。」韓蔚廷說。

 

增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人緣也是靠自己。自己是個半調子,哪裡來的朋友?」這一句話引自高陽的《胡雪巖》,相當貼切的描寫拓展人脈的秘訣。

 

楊燿宇就是個例子。因為他有投資方面的知識,周遭的人都想問他明牌,他又對此點善加利用,自然可以建立一個廣大的人脈網絡。他認為︰「引起別人心中的渴望,就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人脈大磁場。」

 

杜英宗也說,人脈的最高境界就是互利,而非單方面的遊說(lobby)。「你對別人可以提供什麼價值?什麼不同的觀點?如果你只是一個應聲蟲,或只著眼於自己的利益,嘴巴一開,對方就知道你想要什麼,」他說,「你對人一分好,對方自然會泉湧以報。」就是所謂的「得道多助」。

 

樂於與別人分享。

 

不管是資訊、金錢利益或工作機會,懂得分享的人,最終往往可以獲得更多,因為,朋友願意與他在一起,機會也越多。但「賺錢機會非常多,一個人無法把所有的錢賺走。」益登總經理曾禹旖常這樣對屬下說。

 

「有怎樣的度量,就有怎樣的福氣」,從小,曾禹旖的父母就是這樣教導他。敦陽科技總經理梁修宗、友旺科技總經理歐陽自坤都是這類型的人,梁修宗總是這麼對人說︰「只要跟著我,就有錢賺。」

 

增加自己曝光的管道。

 

多參加EMBA、扶輪社、獅子會等團體,即使像公司內部的福委會、旅遊團、健身房等團體,都是把自己推銷給別人的通路(channel),也是每一個可以建立自己形象的機會。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機會,在這些團體裡,人們往往可以以最自然的方式交往。

 

專門從事高階人力仲介的昱藤數位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曾毓芬,也以自己的例子說明,四年前,為了拓展人脈,她參加人力資源協會。

 

當時她只能擔任會員服務組一個毫不起眼的組員,但她奉獻時間,每個月舉辦研討會,把握每一個認識別人的機會,逐漸的,她的知名度打開了,晉身為主委,人脈競爭力也跟著提升,業務自然也跟著蓬勃發展,短短三年的時間,她的月薪從五萬跳級到二、三十萬元。

 

多些創意與細心。

 

黑幼龍說,提升人脈競爭力是一門藝術,更多的創意與細心,絕對是事半功倍的作法。

 

例如,善用名片管理法,就是一個妙招。前立法委員彭紹瑾就是因為有一套管理人脈資料的系統,並時常聯絡,而在選票告急時,向平常有電子郵件往來的兩萬位選民求救,最後獲致勝利。這兩萬個選民資料也成了彭紹瑾的關鍵票源。

 

法國億而富(Total Fina Elf)機油前總裁,每年總要立下志願,與一千個人交換名片,並跟其中的兩百個人聯絡,而且還要跟其中的五十個人成為朋友。

 

據傳,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劉英武當初在美國IBM服務時,為了爭取與老闆碰面的機會,每天都觀察老闆上洗手間的時間,自己選擇在那時去上洗手間,增加互動。

 

把握每一個幫助別人的機會。

 

高陽這麼描述胡雪巖,「胡雪巖倒楣時,不會找朋友的麻煩;他得意了,一定會照應朋友。」「施比受更有福」,雖然是老生常談,但花旗銀行副總裁程耀輝(英文名字Roman)一直秉持這個信念,不管往來人的階級高低,他總是盡量幫助別人,所以大家總是知道︰「有事找Roman就對了。」這是程耀輝人脈競爭力突出的地方。

 

保持好奇心。

 

一個只關心自己,對別人、對外界沒有好奇心的人,即使再好的機會出現,也會與機會擦身而過。

 

黑幼龍說,就像問對問題一樣,當你對人產生興趣,問題總是可以觸及人心。美國知名電視主播芭芭拉.華特絲(Barbara Walters)常常在人物訪問中提出的問題包括:你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你跌入谷底的經驗?未來五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子?你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等。

 

同理心。

 

廣受台北社交圈好評的達豐公關公司總裁梁吳培琳說︰「做公關最重要的守則,就是同理心。」

 

其實,在高陽的《胡雪巖》一書中,就深刻的描述了善用「同理心」的藝術︰「撿現成要看看。於人無損的現成好撿,不然就是搶人家的好處,要將心比心。……銅錢銀子用得完,得罪一個人要想補救不大容易。」

 

歸納上述know-how,協能顧問公司總經理姚衡山認為,許多人對人脈競爭力的重要性並沒有深刻的認知,通常也不願花時間在上面,往往到了關鍵時刻,才發覺自己的人脈資產太少。然而,與人交往,有時一個觀念的改變,可能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一輩子的學分

 

顏漏有三階段式耕耘人脈   以誠心、關懷加碼人生「成就存摺」

 

德勤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顏漏有也指出,提升人脈競爭力是一輩子的功課,不過,若將一個人三十年的事業生涯分成三個階段,前面第一個十年,重點應在於培養專業。

 

年輕人在這個時間,並不需要刻意把重心花在建立關係上,而是利用每一次把事做好的機會,附帶就建立人脈。

 

第二個十年,是專業與人脈並重的階段。這時,除了靠工作上的往來建立人脈,也可以發展出私人的社交圈,利用這個圈子學習與不同專長的人互動的好機會。

 

在事業生涯的最後十年,人脈關係將優於專業,因為專業的部分會有你的下屬幫你完成,而你的人脈關係也就是能為這些專業加值的地方。

 

不過,提升人脈競爭力的最重要原則,還是要誠心,學習關懷別人。因為人脈的積累是長年累月的,不管是一條人脈,或是由人脈伸展出去的人脈,都是需要長期的付出與關懷。

 

兩百年前,胡雪巖因為擅於經營人脈,而得以從一個倒夜壺的小差,翻身成為清朝的紅頂商人。三百年後的今天,檢視政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長軌跡,也都因為擁有一本雄厚的「人脈存摺」,才有之後的「成就存摺」。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角度

 

常常我們認為,會跟一個人吵架,

一定是跟他感情不好,其實不然。

最容易跟家人吵架最常跟情人吵架、最會跟好朋友吵架!

想想 原來最常跟我們有爭執的人,竟然都是跟我們最親密的人!

而能夠跟我們發生爭執的人,也對我們有一定的瞭解!

所以,有人常說: 《吵架》『也是一種 《溝通》 ,而願意跟你吵架的人,才是真正想瞭解你的人!

有時候我們與人發生爭執時會說 《算了》或者 《不說了》

這兩句話其實都是 《殺傷力》很強的話。

代表著你,不想把你的想法跟他說、不想讓對方瞭解你、 也代表你們的感情會 停留在原地。

有時兩個人爭執,忽然聽到一句話: 『我是為你好!』

在感情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很自私,有人常會對你說: 『我是為你好!』

這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我們會把自己的觀念, 加諸在別人身上,為他人決定一些事,但是再想想 ………

《對方》來說真的好嗎?

你為他決定了事情,但是要負責的人卻是他,這是很不公平的!

唯有他自己能決定什麼是對自己最好

若是錯誤的決定,也才不會有埋怨,也才能對自己負責 《通 B1`願意留下來與你爭吵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 

 

之前聽到陶子在節目中說了一句話: 『每個人 天生就是不一樣!』

這句話,讓我領悟了很多事 ……………

因為不一樣,自然而然每個人所看的所想的也會不相同! 不要怪別人不夠懂你!

換個立場,其實我們也不敢說 自己有多了解他人!

《無聲》 是一種無形的,最遠的距離!

若能,從吵架中 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總比,大家把話悶在心裡都不說出來的好!

但,千萬要避免在衝動時,說出傷害對方的言語

有些話一旦說出口 就很難收回了!

感謝 分享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中的四個人 

 

人生就是為了找尋愛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要找到四個人。

第一個是自己,

第二個是你最愛的人,

第三個是最愛你的人,

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

 

首先會遇到你最愛的人,然後體會到愛的感覺;

因為了解被愛的感覺,所以才能發現最愛你的人;

當你經歷過愛人與被愛,學會了愛,

才會知道什麼是你需要的,

也才會找到最適合你,能夠相處一輩子的人。

但很悲哀的,在現實生活中,這三個人通常不是同一個人;

你最愛的,往往沒有選擇你;

最愛你的,往往不是你最愛的;

而最長久的,偏偏不是你最愛也不是最愛你的,

只是在最適合的時間出現的那個人。

你,會是別人生命中的第幾個人呢?

沒有人是故意要變心的,他愛你的時候是真的愛你,

可是他不愛你的時候也是真的不愛你了,

他愛你的時候沒有辦法假裝不愛你;

同樣的,他不愛你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假裝愛你

當一個人不愛你要離開你,

你要問自己還愛不愛他,

如果你也不愛他了,千萬別為了可憐的自尊而不肯離開;

如果你還愛他,你應該會希望他過得幸福快樂,

希望他跟真正愛的人在一起,絕不會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經不愛他了,

而如果你不愛他,你又有什麼資格指責他變心呢?

愛不是佔有,

你喜歡月亮,不可能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臉盆裡,

但月亮的光芒仍可照進你的房間。

換句話說,你愛一個人,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擁有,

讓愛人成為生命裡的永恆回憶,

如果你真愛一個人,就要愛他原來的樣子─愛他的好,

也愛他的壞:

愛他的優點,也愛他的缺點,

絕不能因為愛他,就希望他變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

萬一變不成就不愛他了。

真正愛一個人是無法說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心情好壞,

你都希望這個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兩人能在最艱苦中相守,

也就是沒有絲毫要求。

畢竟,感情必須付出,而不是只想獲得;

分開是一種必然的考驗,

如果你們感情不夠穩固,只好認輸,

真愛是不會變成怨恨的。

兩人在談情說愛的時候,

最喜歡叫對方發誓,許下承諾我們為什麼要對方發誓,

就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對方,我們根本不相信情人,

而這些山盟海誓又很不切實際:

海枯石爛、地老天荒,都不能改變我對你的愛!

明知道海不會枯、石不會爛、地不會老、天不會荒;

就算會,也活不到那時候。

許下諾言的時候千萬注意,不要許下可以實現的諾言,

最好是承諾做不到的事,

反正做不到的,隨便說說也不要緊,

請記住:”不可能實現的諾言最動人”

在愛情裡,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講的人不相信,聽的人也不相信。

你呢?找到了第幾個?

茫茫人海中,你遇見了誰?誰又遇見了你?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rk hard, Work smart, Work happy-翁靜玉專欄       /翁靜玉

 

在職場上,苦勞不會成功,其實企業最欣賞的人才,是具有高度common sense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要work hard, work smart, work happy特質的A級人才。

 

年終又快到了,每年一到12月,就是提醒大家又到了檢視公司及自己,這一年來表現良窳的時候。許多主管開始為部屬打考績做準備,個人也須檢視這一年來的績效表現,做為來年重新出發的參考指標。

 

.努力工作≠績效

是不是最努力工作的人就一定受到主管賞識呢?有三個檢視標準或許可以提供大家做為一個參考:Work Hard, Work Smart, Work Happy。你是不是很努力工作,但不快樂呢?這時或許可以檢核自己一下,工作的方式是不是夠smart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或許可以引發大家一些思考與想法。

 

小玊與小美畢業於某國立大學企管系,同時進入一家中型企業,擔任企劃專員的工作。小玊做事努力認真、守分務實,常常自動留下來為公司加班,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小美呢?只見她每天嘻嘻哈哈,工作輕鬆又愉快,每天都會主動去找主管聊天,給人一種跟主管感情很好的印象。

 

1年後,小美獲得主管升遷,委以重任,小玊則只獲得象徵性的加薪鼓勵。這讓小玊非常不平,認為小美工作又沒自己認真,只會逢迎拍主管馬屁,憑什麼考績反而比她好?而且還受到公司的重用。自己為公司付出許多,夙夜匪懈地工作,反而落得一場空,於是遞了辭呈。

 

.少了一根筋

就在小玊工作的最後一天,總經理找小玊晤談。剛好中秋節快到了,公司正在考慮該買什麼中秋禮送給客戶?總經理說,「小玊,可不可以請妳到南門巿場跑一趟,看看有沒有賣大閘蟹?」小玊心裡很疑惑,不知道主管為什麼要她跑這一趟?因為這並不是她負責的工作啊!但她還是乖乖地依照主管的要求,搭計程車到南門巿場。

 

過了20分鐘,小玊回到辦公室,向總經理報告,「南門巿場有賣大閘蟹。」總經理接著問她,「南門巿場的大閘蟹怎麼賣?算斤?還是算隻?」小玊一臉茫然,無法回答。於是又跑了一趟南門巿場,30分鐘後又回來報告,「南門巿場大閘蟹算隻賣,每隻350元。」

 

總經理聽了之後,當著小玊的面,把小美找了進來,並吩咐小美,「麻煩妳到南門巿場去一趟,看看有沒有賣大閘蟹?」小美馬上問總經理,「請問大閘蟹是有什麼用途嗎?」總經理回答她,「中秋節快到了,打算送客戶大閘蟹做為中秋賀禮。」

 

小美立即出門。過了1個多小時,小美回來了。一進門,就見她眉飛色舞地拎著兩隻大閘蟹。向總經理報告,「南門巿場有兩家攤位賣大閘蟹。第一家的大閘蟹,每隻平均4重,每隻賣350元。第二家的大閘蟹,每隻平均6重,一隻550元。我建議,如果總經理自家食用可以買4重的,肚白、背綠、金毛,看起來很新鮮。如果總經理要送人,我建議買6重的,看起來比較有分量。我各買了一隻帶回來給總經理參考。」

 

.做事Smart有方法

聽完小美的報告之後,總經理轉頭問小玊,「妳看出妳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了嗎?」小玊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趕忙點頭表示她明白了!

 

總經理向小玊進一步說明,「一樣是去南門巿場看看有沒有賣大閘蟹,妳們蒐集回來的巿場情報與態度截然不同。小玊,妳很認真沒有錯,但是妳並沒有思考這項任務的需求是什麼?只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得來來回回好幾趟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而小美呢?不用我多交待,一次就把事情搞定,她不僅蒐集了完整的巿場情報,甚至也提出建議與分析,協助我做為判斷的參考。」

 

.苦勞不會成功

小玊聽了不禁自慚形穢,她最感慚愧的是,為何她與小美是最好的同學,居然沒有學習小美的做事優點,暗地嫉妒她。同時她也很謝謝總經理為她上了一堂寶貴的一課,點醒她的負面思維。

 

在職場上,苦勞不會成功,其實企業最欣賞的人才,是具有高度common sense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要有work hard, work smart, work happy特質的A級人才。這樣的人才能快速掌握主管的需求與期待,為公司開創更大的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腿常抽筋,小心!肝臟已經受傷!!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