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臟脂肪「吃5種食物」消最快! 醫激推 ___ ETtoday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923896?from=ettoday_app

 

https://youtube.com/shorts/zXVCzdMVUu4?si=7X2HKtCt0d2Uis3C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腹部的內臟脂肪被稱為健康的最大殺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示警,它會分泌出許多發炎激素,不時在人體內各器官「放火」,進而引起衰老、慢性病及癌症等。想要剷除內臟脂肪,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分享,可從「5種飲食」著手,並加入有氧與重訓運動,以訓練核心肌群、減去內臟脂肪。

陳威龍醫師於YouTube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頻道中指出,內臟脂肪會導致慢性發炎,衍生代謝症候群,若想要剷除它,不妨試試「5種飲食」:

1.優質蛋白質

如雞胸肉、魚肉、豆類。

2.全穀類

可優先選擇糙米、燕麥或藜麥。

3.綠色蔬菜

 

4.好的油脂

如魚油、橄欖油、亞麻籽油。

5.益生菌

可挑選無糖優格、納豆或紅麴等等。

此外,陳威龍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入有氧及重訓運動,在適當的時間嘗試抬腿撐、登山走及俄羅斯轉體,藉此訓練核心肌群,減去內臟脂肪。除了遵循上述飲食外,他提醒,也要避免地雷食物,像是高糖分的蛋糕、餅乾,高精緻澱粉的白米、吐司和麵條,也要小心乳瑪琳、氫化植物油,都是內臟脂肪的元兇。

 

內臟脂肪過多易誘發代謝症候群,劉博仁曾在粉專指出,內臟脂肪可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為十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他說明,脂肪組織一般分布於皮下與內臟之中,原本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若肥胖發生,內臟就會儲存過多脂肪,形成「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相當不健康,更是萬惡淵藪。

劉博仁進一步說明,醫學專家很早即注意到腹部肥胖者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慢慢發現還會合併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代謝症候群」,若在以下5項條件中符合3項,就代表你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

1. 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

2. 三酸甘油酯≧150mg/dl

3. 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4. 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

5. 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3-30 155836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3-30 1605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jamin Chen 的頭像
    Benjamin Chen

    Benjamin Chen-陳明鴻的分享空間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