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區分「想要」與「需要」,避免不必要開銷  蔡燦得:理財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不拿不該拿的錢,每月儲蓄50%! ___ smart理財網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

 

自5歲出道至今已逾37年的藝人蔡燦得,從2017年9月開始在香港網路媒體《減法生活》撰寫專欄,文章中的她,暢談如何聰明購物、快速收納、簡化家中物品等話題,與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明星印象截然不同。

「我不喜歡多餘的東西,喜歡乾淨的生活空間。」蔡燦得說。

家庭教育》
承襲父母勤儉習慣
每月儲蓄率達50%

「不貪多,不投機」是蔡燦得父親樹立的家訓,有時父親會做「測試」,在家中角落放零錢,或是把急用金放在餅乾盒中,看小孩能否抵擋金錢誘惑,若發現有人偷拿,就會嚴厲教訓一番。

職場體悟》
不再追逐流行
轉而注重內在涵養

運用3技巧,克制衝動購物的欲望
蔡燦得每當想購物前,她會規定自己再次確認,以免浪費,並且會運用以下3個技巧:

技巧1》購物前先檢查儲藏空間,避免重複購買同樣的東西。

技巧2》多想一下生活習慣,確認這是「需要」的物品才購買。

技巧3》懂得「斷捨離」,超過2年未使用的物品就要丟棄。 (文◎林正文)

 

 

 

區分「想要」與「需要」,避免不必要開銷

蔡燦得:理財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

撰文者:林正文 更新時間:2018-02-01

 




自5歲出道至今已逾37年的藝人蔡燦得,從2017年9月開始在香港網路媒體《減法生活》撰寫專欄,文章中的她,暢談如何聰明購物、快速收納、簡化家中物品等話題,與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明星印象截然不同。

「我不喜歡多餘的東西,喜歡乾淨的生活空間。」蔡燦得說。像在2017年的耶誕節前夕,為了準備赴廈門演出舞台劇的她,在臉書上分享她多年來擔任旅遊外景節目主持人,所練就的快速打包行李法,畫面中掃到她的更衣室時,不見一字排開的華麗衣櫃,而是收納整齊的簡單衣物,「能夠留在這兒的衣服,一定是會穿到、用到的,甚至穿了好多年了。」蔡燦得強調。

 

除了生活簡單,蔡燦得的理財既不複雜而且相當傳統,就是好好存。出道早期有收入時就至少存一半到銀行,當存款變多後,就把錢改存到房子和保險上。10多年前,原本應該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做好安頓的時候,她卻選擇開始「轉型」,從被定型的甜美乖乖女,大膽的向外景主持人、廣播及舞台劇等挑戰。

家庭教育》
承襲父母勤儉習慣
每月儲蓄率達50%
身處在五光十色的演藝圈中,蔡燦得能一直保有理性的金錢觀,與她的成長背景有關:「我爸媽從來不會跟孩子談錢,只談習慣,因為理財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蔡燦得的父親是退役軍人,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小時候家境並不寬裕,日常開銷非常節省。在夏天時,全家一起睡在客廳吹冷氣,但為了省電費,只開1小時就關掉;或是熱水器壞掉,捨不得買新的,便有好長一段時間洗澡前要先燒熱水。儘管蔡燦得5歲時開始拍戲而有收入,家人仍保持不浪費的生活習慣。

「不貪多,不投機」是蔡燦得父親樹立的家訓,有時父親會做「測試」,在家中角落放零錢,或是把急用金放在餅乾盒中,看小孩能否抵擋金錢誘惑,若發現有人偷拿,就會嚴厲教訓一番。

在這樣的「家教」下,蔡燦得養成「無功不受祿」的觀念,因此有機會代言商品時,若廠商先提供試用品,最後卻沒有合作成功時,她一定會把試用品歸還給廠商。甚至她到中國拍戲,簽了幾檔戲的合約,後來因故沒有完成工作,回台灣後,也親自到老闆的辦公室歸還訂金。當時還被朋友笑她笨,她卻說:「但家規就是『不該你的不要拿』,退還訂金,才不會有罪惡感。」

 

 

由於入行早,蔡燦得的演出受到歡迎,工作機會不斷。從小的工作收入,就交由爸媽打理,存在專屬帳戶中,直到30歲前都與爸媽同住的蔡燦得,每月只領固定零用錢,皮夾裡有1張信用卡來因應現金不足時的花費。而傳承爸媽勤儉習慣的蔡燦得,每月儲蓄率多能保持在50%以上,她說:「因為(從事)藝人工作真的是不能確定未來會是什麼,所以能存就存。」

在2005年,蔡燦得30歲時,爸媽為了讓她未來生活更有保障,決定將存在銀行的錢,改存到房子和保險上,而蔡燦得為了爸媽著想,就在中、永和看房,「因為他來到台灣就是從永和開始的。」蔡燦得說。最後她在中和買下一戶48坪左右的華廈,一家人住在一起,當時該地區房價1坪約30萬元。

至於蔡燦得的保險配置,有醫療險、意外險等基本保障,她也選擇了滿期領回的年金保險作為日後退休準備。蔡燦得曾經問過父親為什麼不拿出部分錢嘗試投資,得到的答案總是「錢夠用就好」。

職場體悟》
不再追逐流行
轉而注重內在涵養
除了父親的話,在2006年因力求轉型而加入果陀劇團的她,也從舞台劇前輩們的言行得到同樣的啟發。她發現,李立群每天都穿同樣的T恤,而金士傑總是背個舊帆布書包。這些前輩身上沒有名牌、精品,但是他們飽讀詩書、熱愛表演,根本不需要物質來襯托,談吐舉止自然帶著迷人的光芒。曾經因為追流行而一度迷戀名牌的她,轉而看表演、閱讀各類書籍,自然而然的減少只為了滿足虛榮心的花費,自此過著「錢夠用就好」的簡單生活。

蔡燦得表示,因在演藝圈長大,深知這是很難做規畫的行業,也深信「不確定,是人生的常態」。她看過無數前輩、朋友的演藝生活起伏不定,她自己本身就遇過多次的無常。例如已經談好數百萬片酬的戲劇演出,隔週說不拍就不拍;或者,她和經紀公司因理念不同,便請公司「不要安排工作」,結果長達1年都沒有收入。不過因為還是有儲蓄,所以她可以照舊過日子,也能安心嘗試新的機會。

 

蔡燦得用多年積蓄買下房子後的4年多,一直依賴家人照顧的她,決定要搬出來,目的是為了訓練自己「獨立生活」。不過因為她喜歡嘗新,所以選擇租屋,近10年來,從永和的小套房、國父紀念館的50坪中古屋,到大安區的28坪華廈,至少搬過3次家。幸運的是,她這幾次都是租到朋友的房子,所以租金都會少收1,000元~2,000元。

雖然搬家頻率高,蔡燦得反而樂在其中,「因為搬家是分辨『想要』和『需要』最好的練習。」她說。每次在整理東西時,就會清出許多不再穿用的衣物,她會選擇丟棄或轉送,也因為這樣,讓她學會如何用「想要」或「需要」來做消費決策,避免浪費。

她舉例,因為工作忙碌而習慣使用網路購物,但她規定自己在按下結帳鍵之前要先檢查。假如是買食品蔬果,就先檢查冰箱的存量;如果是買衣服或鞋子,就檢查衣櫃和鞋櫃裡是否有類似款式,有不足才需要下單。「所以,我都不記帳,因為我的錢都用在『需要』的花費上。有時很認真記帳,未必會少花。」蔡燦得自信的說。

人生態度》
從藝人跨界為職人
探索更多可能性
相較於運用金錢時的冷靜與保守,蔡燦得談到工作時卻充滿熱情與憧憬。復興美工科班出身的她喜歡創作,嘗試寫部落格、影評、出書和繪製Line貼圖。2017年換了新的經紀公司後,她希望從藝人角色跨界為職人,探索更多可能性,甚至想要一圓導演夢。

「我喜歡的事情太多,都很『想要』去做做看,不再只是為了賺錢。」蔡燦得說。現在的她,認為賺錢不是追求身價成長,也不是想花錢時不用擔心透支,而是為了安心和開心,尤其當生活方式變得愈簡單,用減法降低花錢欲望後,會有更多心力投入在喜歡的事情上,創造出來的成就感,才是人生更重要的財富。

運用3技巧,克制衝動購物的欲望
蔡燦得每當想購物前,她會規定自己再次確認,以免浪費,並且會運用以下3個技巧:

技巧1》購物前先檢查儲藏空間,避免重複購買同樣的東西。
技巧2》多想一下生活習慣,確認這是「需要」的物品才購買。
技巧3》懂得「斷捨離」,超過2年未使用的物品就要丟棄。              (文◎林正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jamin Chen 的頭像
    Benjamin Chen

    Benjamin Chen-陳明鴻的分享空間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