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衛生紙

 

長久以來,台灣家庭一直偏好平版衛生紙,包括摺疊後包裝的抽取式衛生紙。捲筒衛生紙在百貨公司與旅館等公共場所的廁所被大量使用,就是很少進入家庭。這個問題一直讓困擾著我,但每次上網又苦搜不得其解。我就先拋磚引玉,把這段時間自己的想法寫下吧!

Toilet Paper

現象
 首先我想確定的是:對平版衛生紙的偏好是否僅限於台灣。

因為沒資源作大規模的調查,我直接寫信詢問生產全球知名家庭用紙品牌如 KleenexScott 等產品的Kimberly-Clark 美國總公司。他們回信說在全世界37個國家營運,產品銷售到150 個國家,年度報告裡的Form 10-K有這些國家與產品的完整列表。可惜的是,這表資料雖詳細,也沒有細到連衛生紙的包裝形式都列出來。
總公司沒有提供我想要的資料,於是我改逛Kimberly-Clark的十個區域網站:中國台灣泰國澳洲希臘南韓南非巴西墨西哥俄羅斯。我把產品列表都看了一遍,發現只有台灣有捲筒以外形式的衛生紙。至此大概可以比較確定,台灣家庭使用衛生紙的習慣的確有其獨特性。

行為 
接著是使用者的行為分析:台灣人怎麼使用衛生紙。
任何在台灣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會注意到,台灣家庭在原本應該使用面紙與餐巾紙的情境(例如客廳與餐廳)用的都是衛生紙。使用習慣的不同,直接影響 了衛生紙的兩個面向:紙質與包裝。衛生紙在台灣不只用來擦屁股,也被用來擦臉、擦嘴、擦手。為了滿足這些更精緻的接觸需求,衛生紙變得更軟更厚。而為了方 便在茶几與餐桌上取用,傳統平版包裝的衛生紙也演化成抽取式衛生紙。
其實遇水即碎的衛生紙非常不適合替代面紙或餐巾。不論是臉上的汗水或嘴邊的唾液,都很容易讓衛生紙在臉上留下碎屑。為什麼衛生紙在台灣家庭承載了面 紙與餐巾紙的功能?最可能的原因是單位成本。早年台灣家庭整體來說比較貧困的時候,便宜又能一紙多用的衛生紙當然比為某種用途特別設計的面紙或餐巾紙有吸 引力。
時至今日,即使台灣經濟早已起飛,對成本斤斤計較的小吃店還是在桌上放衛生紙,而且還是那種特別為小吃店設計的小包裝小面積抽取式衛生紙。而台灣家庭在廁所以外使用衛生紙的傳統習慣,也還是被保留下來。

迷思 
說到台灣人使用衛生紙的傳統,就不能漏掉這個最經典的:上完廁所後不敢把衛生紙直接扔進馬桶沖掉。

現代衛生紙遇水即碎,原本的設計就是可以扔進馬桶的。我從小到大都是直接把衛生紙沖掉。記得三十多年前念小學時,美勞課有項活動:把一堆衛生紙弄濕 後當成黏土塑形,乾了再上色。面紙或餐巾紙都不能這樣玩,只有衛生紙可以。玩過後就很清楚它們的特性了。就算沒玩過,人們在幼兒時期總有上完廁所好奇著盯 著馬桶看的經驗吧。同時泡在水中一段時間,衛生紙一定先碎掉,而討厭的糞便一定還維持當初的形狀。

如果傳統可以輕易被證據改變的話,就不叫傳統了。於是,台灣家庭還是持續用衛生紙來代替面紙與餐巾紙,台灣人也還是持續把用過的衛生紙丟到馬桶旁的垃圾桶。這些傳統很有趣,但很多時候也很惱人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jami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